中國網11月22日訊 日前,北京城建旗下房地產公司一樓盤的成交均價高于其在售樓盤的預售均價,疑似開發商私下提價銷售,從而觸動“一房一價”底線。
國家發改委的 “一房一價”政策于今年5月1日落地實施已超半年,此政策的要點就在于要求開發商必須“明碼標價”,在售樓處張貼每套房子的單價、總價、優惠等相關信息,公示后不得擅自上調價格。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的數據,“一房一價”的執行情況并不理想。國慶以來,北京共有47個預售住宅項目入市,除了12個項目零成交外,其余有成交紀錄的35個項目,34個項目的成交均價低于預售均價。比如10月2日拿到預售證并隨后上市的百合灣嘉園,預售價區間在23981~25622元/平方米,目前已成交的78套房源,成交均價為19106元/平方米。另一個樓盤運河灣家園,10月19日拿到預售證,預售價區間在22790~25051元/平方米,目前已成交的26套房源的成交均價為17345元/平方米。
在35個有成交紀錄的項目中,有一個叫頂秀美泉家園的樓盤十分獨特。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的信息顯示,該樓盤于10月1日拿到預售證,目前共推出10棟樓,所有樓的預售均價區間為10157~12471元/平方米,但截至21日已成交的15套房源,成交均價卻達到了12701元/平方米,超過了預售均價區間上限,與其余有成交紀錄的34個項目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某網站的頂秀美泉家園樓盤銷售頁面,該樓盤此前的銷售均價為12000元/平方米,11月2日后將預售均價提升至12500元/平方米,高于該樓盤登記在冊的10棟樓的所有預售均價。
頂秀美泉家園項目開發公司為北京頂秀置業有限公司,后者為北京城建旗下房地產開發公司。
“一房一價”政策于今年5月1日起實施已超半年,并且各個地方政府還出臺了相關實施細則,但該政策在實踐中卻難以得到認真貫徹。
然而,“一房一價”實施后出現了兩個奇怪的現象:“一房一漲”與“一房二價”。
由于“一房一價”要求開發商一次性公開所有預售房源的對應價格后,漲價時需要申報,開發商普遍采取了“高報低售”來應對,從而致使“一房一價”變成了催漲令,進而衍生出“一房一漲”,即在預報價格申請時,將價格預報到一個較高的價位,從而為售房過程中預留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樓盤的成交價普遍低于預售價。
“一房一價”在操作中出現的第二個怪象就是“一房二價”,尤其在目前樓市低谷之時表現更甚。具體而言,開發商先定出一個虛高的預售價,但在具體售房時,會有各種優惠折扣,按照“一房一價”規定,開發商也需要公布具體的各種折扣優惠。不過,在操作中,開發商一般只公布一些泛泛的明扣規定,但在已公布的明扣之下仍隱藏著各種未公開的暗扣,導致在實際中,具體房源的房價,往往會因人、因時、因事而定,出現了“一房二價”現象。
開發商除了以上兩種應對“一房一價”的方法外,“一房一價”在操作中還存在其他各種問題。目前看來,實施已半年多的“一房一價”政策,其初衷是一定程度上解決房地產銷售中的信息不對稱和限制開發商隨意漲價問題,但該政策在各地實行半年多來,其實際效果卻難以盡如人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