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美國推TPP意欲一石三鳥 談判進程困難重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2日 11:59  新華08網

  新華08網北京11月12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潔

  亞太經合組織(APEC)檀香山會議期間,美國積極推動在會議框架外開展所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的談判。盡管TPP不是APEC的正式議題,但由于美國的高調,TPP頗有一些”喧賓奪主“的效果。

  美國意欲”一石三鳥“

  TPP談判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蘭、文萊四個環太平洋國家于2005年6月發起。由于發起國經濟總量較小,TPP最初并沒有在亞太地區引起太多關注。直到美國在2009年年底高調宣布加入TPP談判,這一多邊貿易談判才引來各方矚目。目前除這五國外,還有澳大利亞、秘魯、越南、馬來西亞等參與其中。

  美國積極推動TPP的發展和擴大,首先是為了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曾明確表示,把推動TPP作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重點。美國試圖以TPP為突破口,建立以其為主導的橫跨太平洋的亞太經濟合作體系,并由此建立美國主導的”亞太自貿區“,進而贏得全球的戰略優勢。TPP談判出現的背景是,亞太特別是亞洲區域經貿合作進展迅速。美國一方面不愿錯過亞太經濟發展的良機,同時也希望通過設置一定規范繼續主導這一地區未來政治、經濟等格局的變化。

  其次,美國希望借此制定新的國際貿易規則。

  美國主導協商TPP是奧巴馬政府實行的貿易政策的一項支柱,在制定規則方面美國同樣希望掌握主導權。與過去的經濟合作協議不同,TPP增加了”戰略合作“內容,這些內容更有助美國推行有利于自己的貿易標準。因此,TPP被認為是美國在WTO之外推動自由貿易的新途徑。2010年3月,TPP首輪談判舉行,美國較為強調的內容包括推動清潔能源等新興行業的發展,促進其制造業、農業以及服務業的商品與服務出口,并強化對美國知識產權的保護。

  第三,美國希望借此促進出口,挽救美國低迷的就業市場。

  美國對建立TPP態度積極,與國際金融危機后美國出口大幅滑坡、失業率持續走高有關。美國政府希望通過加強與亞太的貿易,實現其5年之內出口翻番、創造200萬個就業機會的政策目標。通過TPP,美國可以充分發揮其技術和金融優勢,打開更多的亞太經濟體市場,以提升出口總量,助力美國由”消費驅動“向”出口驅動“轉變。

  談判進程困難重重

  在美國的積極推動下,TPP談判在一年半多時間里已進行了9輪,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由于在一些敏感領域分歧較大,談判進展不順,勢頭較前有所下降,短期內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談判面臨的難題,既包括協議結構方面的問題,也包括紡織品、農產品、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敏感棘手的問題。

  首先,協議結構方面,TPP與現存的自由貿易協議之間是何種關系?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主張用TPP取代現存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而美國等國主張TPP與現存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同等有效。采用哪種協議范本?美國主張使用美國的,但昔日與美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有痛苦經歷的國家始終不愿重溫噩夢,普遍要求使用新加坡、新西蘭、文萊、智利四國已達成的協議草案作為范本。與會各方花了很長時間,討論談判的”新思維“、”新路徑“,但問題仍難解決。

  其次,以往大多數自貿區協議主要限于降低商品關稅,促進服務貿易,很少涉及勞工和環境保護。而TPP不僅將規定取消商品關稅,還將涵蓋安全標準、技術貿易壁壘、動植物衛生檢疫、競爭政策、知識產權、政府采購、爭端解決,以及有關勞工和環境保護的規定。TPP標準之高和覆蓋領域之廣遠遠超過有關國家的承受能力。

  日本政府11日表示了加入TPP談判的意愿。盡管如此,日本國內此前就是否加入這一談判交鋒激烈。農業團體擔心加入TPP將劇烈沖擊種植業和水產業,社民黨黨首甚至主張應在國會問責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有專家分析,日本政府未來在此問題上的態度可能出現反復。

  英國《金融時報》稱,從參與TPP談判的主體來看,有關國家實力參差不齊,且TPP涵蓋范圍甚廣,相關談判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具體落實也困難重重。在本次APEC會議上,美方可能只會重申一些原則問題,TPP前景有賴于有關國家是否愿意采取后續行動。

  不少亞太經濟人士認為,貿易自由化雖有助于區域經濟發展,但自貿協定應考慮本地區實際和各成員承受力,防止過高的自由化標準將發展中經濟體排除在區域合作機制之外。亞洲地區的經濟具有差異性和多樣性,應該尊重這種差異性和多樣性,循序漸進地推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完)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