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法案美參院過關 人民幣牌價走低以對
美施壓難迫人民幣“快跑”
貿易戰風險加大,專家建議盡早做出應對預案
記者 劉振冬 孫韶華 實習記者 趙東東 北京報道
無視中方的嚴正警告,美參議院周二通過了匯率法案。而在其后的12日,國內外匯交易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1美元兌6.3598元,人民幣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行。這顯示,中國不會迫于美國的政治壓力而改變漸進升值的策略。
但是,即便該法案不大可能最終通過,美這一舉動無疑仍加大了中美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匯率戰的風險。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如果出現貿易摩擦,對中美兩國都有害,但對美國的傷害程度大于中國。同時,中國應盡早在貿易和金融上做出應對預案,預案本身也是化解美國壓力的武器。
在11日(當地時間)的投票中,美參議院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求美國政府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這一法案還將交由眾議院表決,并經美總統奧巴馬簽署才能正式通過。
中國外交部、商務部和央行12日同時表態,堅決反對這一法案。外交部以“損人而不利己,有百害而無一益”評價。商務部稱,“無異于發出了貿易保護主義升級的錯誤信號。”央行則表示,把經濟問題政治化,這不但解決不了美國國內經濟問題,還將嚴重危害中美經貿關系,損害全球經濟的恢復和平穩增長。
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1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升值30.2%,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升值13.5%和23.1%。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在2007年達到歷史最高點的10.1%后明顯回落,2010年為5.2%,2011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至2.8%。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人民幣匯率正逐漸趨于均衡合理水平。報告認為,像上次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樣,人民幣繼續扮演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錨角色。按照現在的漸進升值方式,加上其他結構調整措施逐步見效,中國將漸進、穩妥地實現匯率均衡。
“人民幣已經升值30%,加上通脹因素已在40%。從長期來看,中國的通脹會在一個相對高的水平上,因為勞動力成本、要素機制改革等因素,成本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均衡匯率會受到通脹的影響,不能因為外界壓力不斷升值。中國應該考慮怎樣穩定匯率,在談判桌上把各種理由說清楚。匯率和外貿條件都在改變,已經在均衡水平上,不能跟美國糾纏。”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微博)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經濟轉型期需要一個穩定的內外部環境。”
“如果出現貿易摩擦,對中美兩國都有害,我認為對美國的傷害程度大于中國,因為中國的內需空間大而且儲蓄率高,而美國本來就業壓力就很大,如果出現貿易摩擦,中國匯率出現大幅上升或者出現懲罰性關稅導致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中低端產品進入美國后價格上升反而對美國低端居民造成沖擊。所以出現貿易摩擦是兩害,美國受到的沖擊更大,回旋余地更小,而中國無非是將大量資源轉向內部市場,還有回旋余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微博)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很難評估貿易戰后中美雙方誰遭受損失更大,表面上中國對美國出口大于進口,中國對美國依賴更多。但必須看到中國只是全球產業鏈上一個環節,無論是美資企業或是其他外資企業,都是產業鏈上的一部分。雖然美國可以到越南、墨西哥投資,但產業轉移并不容易。目前反對匯率法案的一些美國企業在中國是有利益的,對于這些企業而言,產業轉移從中國到其他國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微博)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眼下看來,雖然這一法案最終通過的概率不高,但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應該盡早做出應對預案,預案本身也是化解美國壓力的武器。
“如果匯率法案最終經眾議院和美國總統通過,中國要有積極的后備措施,比如,在貿易上制定針對懲罰性關稅的應對措施,包括加稅和減少進口。或者在金融市場上賣出一些債券,特別是要聯合一些國家來針對美國在金融方面和貨幣方面對其他國家造成損害和溢出效應的政策作出反應。美國的貨幣政策引起全球的價格上升和通貨膨脹,阻礙全球經濟增長,影響各國的經濟增長。”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從這次匯率法案的內容來看,和之前的法案相比事實上已經溫和很多。之前內容是對全部中國產品征稅,而此次并非全面的貿易制裁,只是提到在反補貼時,將匯率低估作為補貼的一種手段。但是,美國的做法確實違反WTO規則,在WTO規則中并沒有規定將匯率低估認定為補貼的手段,如果美國真的通過該法案,中國可以訴諸WTO多邊解決機制要求其撤銷。”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