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曾會生■本報記者唐福勇
“這就是個政治游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建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10月11日美國參議院將對《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進行最終表決投票。該法案將操縱匯率與貿易補貼綁定,要求美國政府調查主要貿易伙伴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壓低本國貨幣幣值,以及為本國出口提供補貼的行為。根據該法案的內容,如果主要貿易伙伴的匯率被認為低估的話,美國將對其實施懲罰性關稅。
分析普遍認為,該法案主要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一旦美國確定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便可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此前的10月3日,美參議院不顧中方的反對,程序性投票通過了該法案的立項預案,再次向人民幣匯率發難。這項即將投票的法案究竟會何去何從?它對中美兩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遭眾多質疑和反對
范建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議會的該法案是美國政治斗爭的產物,主要是為了滿足其國內政治需要,該法案違反WTO的規則。美國提出這個議案的原因是,其國內的就業、經濟停滯和下滑等問題,事實上,人民幣匯率法案對美國達到國際收支平衡沒有幫助和實際作用。
美國參議院原本定于10月7日表決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被推遲到了10月11日投票表決。法案一提出就遭到了美國國內和國際的諸多質疑和反對。
10月4日,中國相關部門立即表示了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說,該法案以所謂“貨幣失衡”為借口,將匯率問題進一步升級,采取保護主義措施,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嚴重干擾中美經貿關系,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此發表談話表示,美部分議員欲借人民幣匯率議案,把其國內矛盾轉嫁他國,既不公正,也違反國際通行規則。
央行有關負責人說,全球不平衡問題原因眾多,中美兩國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民幣匯率。美國國會參議院此時通過匯率法案可能嚴重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進程,并可能導致貿易戰。
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說,匯率議案只會適得其反,對美國弊大于利。該文還奉勸美國的政治家們不要為世界經濟“添亂”,因為在世界經濟增長面臨極大不確定性的今天,全世界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就是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稱,同以往類似法案相比,這次法案的新意是直接將“操縱匯率”與“貿易補貼”掛鉤,使美國公司更容易開打貿易戰。一旦引發貿易戰,美國可能很難控制局勢的發展,而美國幾乎在所有全球性問題的解決上都離不開中國的支持。
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表示,計算匯率偏差是一件非常不確定的事情,將其納入貿易政策,會帶來圍繞宏觀經濟計量模型方法的無休止的爭論,很有可能出現沒完沒了的世界貿易組織訴訟。
該法案在美國國內同樣遭到了質疑。美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已表示不贊成這項法案,認為那將是“危險的”舉動,會導致美中貿易戰。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對該法案的合法性表示擔憂。奧巴馬說,不希望通過一個只有象征意義的法案,因為該法案可能得不到世貿組織的支持。
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其實,每年美國議會都會提出針對人民幣匯率的類似議案。每年的議會和財政部兩次報告都會拿人民幣說事。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該法案最終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匯率問題成了中美兩國政治博弈的工具。”
丁志杰表示,該法案在參議院通過應該沒問題,但是在眾議院通過的可能性很小。首先,參議院和眾議院對人民幣匯率的提案存在差異和分歧,兩會形成合版并不容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使通過了,也很難真正應用,法律的形式對美國本身是一個束縛,你必須要執行,不再像以前可以隨便拿人民幣匯率說事。”他向本報記者解釋,該法案即使通過了也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不符合WTO的規則;另外也存在技術問題,均衡匯率的計算是一個很復雜也存在爭議的問題,以此來估算補貼稅并不容易。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法案通過的可能性不大。美國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并不是第一次,以前的提案都沒能通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通過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從中美經貿關系角度看,只要美國政府官員和議員足夠理智和客觀的話,就會投反對票。”
趙錫軍解釋,美國提出這個法案的原因是其國內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不滿情緒高漲,加上美國又臨近選舉,美國政府想安撫民心和轉移視線,推卸其經濟管理責任,把人民幣匯率當做一個借口。
“美國議會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通過的可能性比較小。”范建軍說,美眾議院院長和民主黨是反對該議案的。此外,人民幣匯率問題是中國的主權問題,美國的貨幣匯率法案從政治上來說屬于干涉中國內政,違反國際規則。就算美國會都通過了,還是需要奧巴馬簽署,奧巴馬是否會簽署也是一個變數。
范建軍說,“如果美國通過了該法案肯定會對中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導致中國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出口企業競爭力下降,中國可能會對美國產品反向征收報復性關稅,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