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開平 深圳坪山報道
8月30日傍晚,下班時分,比亞迪坪山總部1號門。穿藍色工裝的員工們進進出出,和以往沒有區別。但在風平浪靜的表象背后,此時的比亞迪正在掀起一場“人事地震”,其中牽涉到的員工人數可能超過千人。
8月31日比亞迪方面回復《華夏時報》記者:“確實有人員工作崗位方面的調整,但具體調整人數并沒有確定。公司并沒有裁員,而是例行公司多年的輪崗制,以優勝劣汰。”
同一天,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理侯雁簽發了《關于汽車銷售各營銷部人員配置及區域劃分調整的通知》,這被認為是比亞迪管理架構趨于扁平化的開始。
“海嘯”來了
在比亞迪的大門外就可以看到比亞迪的“大腦”——六角大樓,比亞迪總部所在地,也是這次風暴的中心。
傍晚下班人群的工服分兩種:深藍色的,是車間工人;另一種是淺藍色的,就是這次調整的主體——在六角大樓上班的管理層。更有傳聞稱,有些“淺藍色的”可能會分到車間工作。比亞迪內部傳出的信息是,銷售公司將由2600人最終調整到800人,分兩步進行,而這一次將裁減1000人。
但比亞迪官方對此予以否認,表示上生產線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調去也是做管理層。因為比亞迪的級別工資是固定的,不可能讓拿管理層級別工資的員工去做普通工人的工作。
“公司并沒有明確的文件或者高層口頭確認的數字,上述數字是一級一級口口相傳,所以并不能完全考證。”阿榮(化名)是銷售公司營銷部的中層,而營銷部正是最初被傳出完全解散的部門。“營銷部所有人都夾雜著失意或者同事離別之痛的兩種情緒。”阿榮稱,面對網上洶涌的言論,比亞迪不得不在8月31日暫時關閉了辦公室外網。
雖然比亞迪高層再次否認了這一說法,但另有比亞迪內部員工告訴記者,8月30日下午已經確定了營銷部要調整人員的名單,第二天將正式由總經理侯雁簽發。
據內部統計,營銷部負責一線市場的六個戰區原有884人,名單確定最后留下456人,428人調整到其他崗位或者其他事業部,“可能是工廠,也有可能是業務冷清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阿榮說。
被調整的阿榮已開始尋找新的工作,但他贊成比亞迪變動,“公司調整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確實,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么多人。”
組織架構變更
對于這份通知,比亞迪官方坦承,人員調整確實是因為2010年之前擴張太快,不少崗位都人員過剩或有些人不能勝任崗位。
但這一次調整并非簡單的輪崗,不僅力度遠大于以往,還直接涉及到了銷售公司組織架構的變動。
按照比亞迪銷售公司之前的組織架構,總經理負責全盤事務,由執行副總經理配合工作,把全國市場劃分為六個戰區,每個戰區由一個副總經理負責,副總經理下面是負責各銷售部的銷售總監以及各自的營銷部經理。營銷部下設6個科;銷售總監下面是區域經理,而區域經理直接面對各自所負責的經銷商。
調整之后,全國市場縮編為3到4個戰區,各戰區由副總經理負責,副總經理直接管理綜合科、督導科以及各個大區。此外,除銷售部門以外的如計劃商務部將由此前的3個縮減至2個,裁員50%,精品部撤銷。
有數據顯示:比亞迪上半年共需支出薪酬47億元,其人力成本支出成為中小板、創業板中最高的企業。
但比錢更重要的是,過多的中間管理級別使得有效信息難以傳達到決策者手中。
拯救者:更高端產品?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比亞迪高層便已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
“面對危機,公司要認真做好三方面的工作。”2009年7月,比亞迪六角大樓內職工食堂的黑板上出現的“提醒”內容顯示,比亞迪將進一步“優化組織和人員結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上半年比亞迪傳統業務IT事業群業績嚴重下滑;是年,比亞迪汽車業務卻逆勢飛揚,不僅全年銷量突破40萬輛,對比亞迪利潤的貢獻也超過八成。
顯然,這樣的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比亞迪高層的判斷——2010年,比亞迪汽車銷售不僅沒有“精簡組織、優化結構”,反而繼續擴網增員。
然而,欠缺新暢銷車型和較低端產品單車利潤,已經無法支撐這一龐大的網絡并維持新能源方面的巨大投入。一位了解內情的比亞迪人士稱,“單去年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就高達幾十億元。2011年上半年,比亞迪凈利潤僅2.75億元。”
解決比亞迪困局的出路之一,便是減員增效。停滯半年多后,比亞迪開始著手新的產品思路,從最近的產品線來看,比亞迪已經不再熱衷于F0這樣的低廉微車。
不久前,比亞迪旗下的首款SUV車型S6正式上市。據悉,這款車8月份的訂單已經超過了5000輛。
此外,即將上市的G6也將是比亞迪稱之為未來幾年的主打車型之一。G6擁有和F6類似的外觀,搭載的是比亞迪自行研發的渦輪增壓發動機。S6和G6都有別于比亞迪之前熱衷的小型車,價格也更貴一點。
“過去兩年比亞迪太激進,太注重銷量而建立起龐大的銷售隊伍;為了上量,產品的品質也被忽視了。這兩個問題都是比亞迪現在正在反思的。”比亞迪的一位中層在談及轉型時說。
調整組織架構,轉變產品思路,亡羊補牢的比亞迪能再現神話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