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我國能源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能源安全:設立消耗“頂板”
王蔚
工信部近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5.2%,超過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的53.5%。專家認為,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成為石油對外依存度高、石油進口絕對量大的國家,將對我國能源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我國應借鑒他國經驗,制定相關能源政策,加快構建能源安全體系。
原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
工信部稱,1至5月,中國能源消費快速增長,石油消費量為1.98億噸,增長10.3%,增速超過GDP;中國進口原油1.07億噸,同比增長11.3%。工信部預測,2011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約為4.68億噸,比上年增長6.5%。
對于這組數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童曉光指出,石油對外依存度只反映石油安全的一個方面,石油凈進口量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反映石油進口在世界石油貿易中所處的地位和風險。例如,印度原油對外依存度近70%,但石油凈進口量比中國小很多,所以風險沒有中國大。美國、日本和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和石油凈進口量都比較高,美國石油凈進口量為世界第一,但近幾年來,石油對外依存度從63%下降到53%;日本石油對外依存度達97%,但石油凈進口量呈下降趨勢。
而我國原油產量和原油進口量——兩個2億噸的數據不能不引起重視。由于我國處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之中,石油需求還會增加。童曉光預測,按照目前技術水平和經濟增長方式,在202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0%,2025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5%,能源保障壓力很大。
根據中國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作出的預測,即使是在低需求情景下,中國石油需求量到2030年也將達到6.44億噸。若不加以控制,2030年前后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就有可能突破70%。而另據了解,英國BP石油公司對此預測的還要高:預計到2030年中國石油需求量將達到8.7億噸。
石油消費彈性系數值得關注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提醒,比對外依存度更需要引起關注的是石油消費彈性系數,也就是石油消費增速與GDP增速的比值。
工信部數據顯示,1至5月,我國石油消費量增速超過GDP。董秀成說,這個數值近十幾年都是超過1的,與西方國家相比,差距太大了。日本、歐洲的石油消費彈性系數是0.1-0.2,美國是0.3,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是以發展高消耗產業為主,未來要改變趨勢,只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什么往下降,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往下降,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從石油產量來說,美國比我國更有優勢,它的資源比我們豐富,石油產量還可以增長,而我國石油產量增不多了。從石油消費量來說,美國是石油消費量基本上已經達到頂點,而我國石油消費量還在不斷增長。在此情景下,美國依然要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主要是從能源安全戰略的角度考慮的。
林伯強認為,當今世界,石油安全更大的風險在于油價大幅波動對宏觀經濟的打擊,美國宏觀經濟多次受到石油的綁架,而遭受經濟危機。因此,美國從這個角度出發,近幾年大力發展頁巖氣技術,通過開發天然氣來替代石油,使得國內原油進口比重下降。
童曉光認為,美國的經驗和安全戰略值得參考,控制石油對外依存度始終未突破70%,我國也應該有一個石油最高消費量的“頂板”,在這個“頂板”基礎上,來制定一系列能源應對政策。
我國能源安全體系如何構建
如何保障石油安全?對此有關專家建議,我國應結合自己的國情,制定相關政策,保證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首先,強調節能。童曉光認為,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由于經濟結構和能源利用技術本身的問題,我國的能源效率很低,這同時也說明我國的節能潛力巨大,通過加強技術和經濟結構調整,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
其次,大力開發替代能源。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認為,從國內來講還要加快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盡量減少對石油的直接依賴。現在整個社會汽車化,大趨勢無法改變,加速新能源汽車的利用,特別是電動汽車、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現在,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推出后效果不是很好,市場對其經濟性和安全性提出質疑,這其實是新興技術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應堅持下去,突破這個瓶頸期就前進了,這對于降低石油依賴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第三,拓展油源。吳力波認為,從供給來說,要擴展油源,除了現在已有的比較穩定的油源之外,還要積極進行海外投資和擴張。一方面,應該讓民營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中來;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我國深海采油技術。
第四,加速天然氣發展。童曉光認為,天然氣的形成條件要比石油低,分布更廣泛,全球天然氣的儲采量比石油大得多。隨著運輸管道的大規模建設和液化天然氣技術的進步,天然氣的全球貿易成為可能。此外,目前天然氣的價格比石油便宜許多,在天然氣的具體利用上,可擴大城市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