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視點報記者 吳春波
7月6日,國內著名花生油壓榨企業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花)開始提高旗下花生油的價格,但此次提價并沒有獲得商超渠道的有效配合,由于媒體曝光,魯花先是發出撤銷漲價函,然后最終宣布執行漲價。
“由于限價令導致花生油等食用油的價格一直穩定,但是花生的價格從去年到現在幾乎翻倍,壓榨企業正在面臨全行業虧損。”中國鄭州糧油批發市場高級分析師陳艷軍告訴經濟視點報記者,“以前也會出現虧損,但主要集中在壓榨環節,全行業虧損還是第一次。”
而隨著8月1日,金龍魚品牌調和油價格開始上調,食用油全行業漲價的可能性也在進一步成為大概率事件。
發改委態度逐漸明朗
今年4月份,發改委駁回了國內壓榨行業關于小包裝食用油提價的申請,并要求食用油企業暫緩漲價至6月。而就在去年的11月初,發改委發布限價令,要求中糧、益海嘉里、中紡集團和九三油脂不得再提高小包裝食用油的價格,四大巨頭的限價令導致了其他中小油脂企業間接“被限價”。
與4月份發改委駁回小包裝油漲價不同的是,當時幾乎約談了所有生活必需類商品的行業協會,呼吁堅持不漲價,以履行社會責任,控制社會物價總水平,而現在的發改委沒有做出任何官方表態。
盡管坊間也一直傳言有發改委官員已經表示食用油限價令已經終結,此前也有某國內財經媒體報道稱,包括益海嘉里和中糧等國內食用油巨頭已經在和發改委打交道,希望漲價5%。但是對這些消息發改委沒有做出明確表態。
不過隨著8月1日,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品牌調和油開始漲價,且其漲幅也與此前有媒體披露的5%比較接近,而某東部財經媒體甚至披露發改委價格司已經同意了益海嘉里的食用油漲價申請。
據悉,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品牌調和油(5L)每箱自8月1日起漲價14元,漲幅為5.83%。
全行業虧損
雖然發改委沒有對于限價令期限過后的政策做出表態,魯花已經用漲價對行業困境首先做出了表態。
河南金鵬期貨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經理趙克山告訴經濟視點報記者:“由于去年以來花生價格漲幅比較大,而花生是魯花主打產品花生油的重要壓榨原材料,所以可以理解魯花在限價令到期之后迫不及待漲價。”
而艾格農業今年年初發布的消息也顯示,由于2010年起國家對花生開始發放良種補貼,有效帶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2010年國內花生的種植面積達到450萬公頃,同比增幅達到3%,其中作為花生第一主產大省的河南省種植面積增幅達到5%。但是由于天氣等原因,造成去年河南、山東等地花生在產量和質量上面均出現了下降的局面。
不過趙克山也認為,花生的價格之所以會上漲,并不僅僅是由天氣帶來的花生減產造成的,因為包括人力成本、化肥價格以及其他種植業所必需的各種投入成本也在上漲,這也直接造成了花生價格的上漲。
陳艷軍告訴記者:“去年6月以前,虧損還僅僅是出現在產業鏈上的某一個節點,從去年12月開始,榨油行業就已經陷入了虧損。從去年12月到現在,接近90%的時間,小包裝油都是處于虧損狀態。壓榨方面,平均每加工一噸大豆油的虧損超過200元,而花生油虧損則在2000元以上。”
這造成了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食用油企業都存在開工不足,因為一旦全面開工,企業就會面臨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情況,但是為了維持必要的市場份額,又必須維持一定的開工量。
另外,由于目前國內主要的食用油原料大豆嚴重依賴進口,由此帶來的期貨價格綁架現貨價格則使得目前的原材料壓力短期內不可能會得到緩解,大豆到港價將會長期持續在4200元/噸,這使得食用油企業漲價壓力比較大。
就此,記者分別致信、致電河南陽光油脂集團有限公司和開封市包公食品有限公司等河南省知名油脂企業,但是截止到記者發稿為止,依然沒有得到回復。
漲價可能最終成行
在國家補貼僅僅對于幾個大型企業,并且無法有效持續的語境下,食用油漲價可能會成為企業不得已的選擇。
而占國內小包裝食用油40%市場份額的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龍魚漲價,也使得魯花的漲價不是一個人在奮斗,這意味著其他食用油大品牌也會緊隨提價。
去年11月,發改委約談5家主要小包裝食用油生產企業的時候,曾向這些企業定向銷售200萬噸國儲大豆和40萬噸國儲豆油,其中益海嘉里分得近24萬噸豆油,但是這也僅相當于一個月左右的用量。
趙克山也進一步指出,經過上一輪的國內大豆定向拋售,目前國儲的大豆僅剩下200萬噸,雖然國家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控制物價,但是由于國家對市場調控的籌碼逐步減少,食用油市場最終放開也將逐漸成為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