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13日發布國民經濟上半年運行數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
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和投資仍是主導因素。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47.5%,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為53.2%,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0.7%,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點數分別是4.6、5.1和-0.1個百分點。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833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9034億元,增長23.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4450億元,同比增長1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383億元,增長16.2%。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9579億元,同比增長16.2%;商品零售76254億元,增長16.9%。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36108億元,同比增長24.2%。
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銷售額3727億元,增長23.9%;化妝品銷售額530億元,增長20.0%;金銀珠寶銷售額921億元,增長49.6%;日用品銷售額1289億元,增長24.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銷售額2533億元,增長21.5%,回落7.3個百分點;家具類銷售額501億元,增長30.0%,回落8.5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7%,環比增長1.38%。
針對當前歐債危機蔓延、外需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引發的人們對外部市場需求的擔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今年經濟運行形勢非常復雜,一些主要的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比較低,復蘇進程步履蹣跚,而且失業率居高不下。近期歐洲的主權債務有所深化,包括上半年中東、北非的動蕩以及日本的大地震,都給中國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但他指出,有兩點對外貿的影響還值得繼續觀察。一是盡管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而且是波動曲折,但整個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經歷過金融危機沖擊以后,總體上還是在復蘇。二是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雖然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幣值升值的影響,競爭力有所減弱,但畢竟還有自己的優勢。這也是為什么盡管世界復蘇的形勢比預期的差,但是我國外貿的進出口增長比預想的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他還提醒,長期來看,由于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意味著人們的消費信心、消費預期很難提高,這對我國進口需求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出口摩擦、貿易壁壘等可能會繼續增加,這就要求我們要調整外貿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方式轉型。
此外,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同比增長10.7%;集體企業增長9.6%;股份制企業增長16.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1.1%。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同比增長14.7%,輕工業增長13.1%。分行業看,39個大類行業均實現增長。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同比增長12.4%,中部地區增長17.8%,西部地區增長17.3%。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8%,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環比增長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