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張娟本報記者岳振)日前,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邀請德國碳排放交易委員會的沃爾夫岡·賽迪爾(Wolfgang Seidel)博士到該校做了德國碳交易制度的主題報告。據沃爾夫岡·賽迪爾介紹,從2013年開始,歐盟將在能源領域開始實行100%的碳排放權拍賣交易,其他領域免費發放的碳排放權額度也會逐年減少,到2027年,免費發放的排放額度將被全面取消。
報告會上,沃爾夫岡·賽迪爾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歐盟和德國碳交易的情況。他說,碳交易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碳排放總量的控制和交易體制的建立。
從德國的經驗看,首先,排放總量的設置要符合規律,不能設得太高,否則會導致效率降低和成本升高;其次,是政府分配的排放額度和標準控制,包括免費和通過拍賣實行的額度分配;最后,是要建立嚴格的監控和匯報體系。
排放權證書發放以后的管理、監測和報告體系的建立至關重要,它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整個排放體系是否有效。“只有每一個企業把自己實實在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全部登記在監測計劃之中,并進行準確的監控和測量才能保證碳交易的科學有效。”沃爾夫岡·賽迪爾說。
目前,歐盟的27個國家都建立了碳排放交易的電子系統,并計劃從明年開始使用統一的歐盟登記系統,航空業也將被納入到碳排放體系之中,不僅包括歐盟的航空公司,所有在歐盟地區降落和起飛的航空公司也將被強制納入到這一體系之中。雖然目前各方仍存在爭議,但是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國際趨勢,各個國家都要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從2013年開始,歐盟將在能源領域開始實行100%的碳排放權拍賣交易,工業領域沒有使用100%的拍賣活動,是因為其成本不能分攤到各個獨自的消費者中。其他領域免費發放的碳排放權額度也會逐年減少,到2027年,免費發放的排放額度將被全面取消。
隨著國際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節能和有效利用能源成為各個國家共同應對的挑戰。國際社會興起的碳排放權交易,力圖通過市場機制的建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企業的外部成本變成內部成本。與會專家認為,通過拍賣的方式進行交易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企業成本,同時吸引和促進企業在環保領域的投資,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這或成今后國際碳交易的發展趨勢。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陳炳才主持報告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