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滾動新聞 > 惠氏雅培等洋奶粉集體漲價 > 正文
正當國內為乳業新國標“打”的火熱朝天的時候,洋奶粉卻齊聲看漲,其中,雅培和惠氏領銜此次漲價潮,提價10%左右。
正當國內為乳業新國標“打”的火熱朝天的時候,洋奶粉卻齊聲看漲,其中,雅培和惠氏領銜此次漲價潮,提價10%左右。
雅培、惠氏領銜漲價潮
5月初發改委約談6家“洋奶粉”,然而,不到一個月,一部分洋奶粉企業還是悄然提價,漲幅達到10%左右。
4日,廣州多家商場表示,雅培、惠氏均已開始漲價。如惠氏一階段金裝愛兒樂900克從235元漲至248元,雅培智護喜康寶900克,從238元漲至261元。。
另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惠氏配方奶粉全新包裝惠氏奶粉平均提價在10%左右,另一外資品牌雅培也是提價10%;其中雅培智護喜康寶一段奶粉900克,從230元漲至261元。
廣州日報報道稱,對于為何漲價,銷售人員稱,惠氏奶粉全線升級了,配方更接近母乳,因而價格更貴了。
雅培、惠氏為何敢漲價?
有約談在先,僅在一兩個月后,雅培等為何仍敢迎風漲價?《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在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漲價源于其強勢的市場地位。
王丁棉稱,在高端嬰兒奶粉市場,外資品牌已經掌握了終端話語權,國產品牌沒有與之相匹敵者。據報道,“洋奶粉”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已超55%。
與此同時,包攬了國內銷量前五六名的外資品牌,彼此之間甚至形成一種不成文的默契,基本從來不打價格戰,而是相互跟漲。
另外,國內奶業行業標準低于其它國家標準,因而,盡管國內奶粉價格低廉,但是國人還是舍價格低廉的國內奶粉而購買價格昂貴的洋奶粉。
漲價的背后:國內奶業如何自救
通常而言,按照市場規律,當一種商品漲價超出居民購買負擔的時候,居民就會轉向價格低廉的商品購買。但在中國,對于乳業而言,這種現象并未發生。價格相對低廉的國產奶粉,并未取得應有的競爭優勢。
為何國內奶業處于如此尷尬的地位?
一方面,國產奶粉質量不如洋產奶粉,各種事件屢見報端,中國乳業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另一方面,當前的乳業新國標之爭,又讓國內乳業信心開始下降,這又給了洋奶粉漲價的可乘之機。
因而,國內乳業失去的不僅失去了信任,更失去了市場份額。在洋奶粉悄然漲價的背后,國內乳業該如何自救?
編輯 王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