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特約記者 李永鈞
胡茂元的組合拳打出后,效果如何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上汽集團已將自身定位為國際化汽車集團,但要走國際化道路則面臨多重壓力。”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如是說。
最近,上海最大的國企——上汽集團已分明感受到了壓力。有報道稱,上海市市長韓正提出,上汽集團要成為世界知名汽車公司,這是上海市政府第一次明確提出上汽集團的國際化定位。事實上,上汽集團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尋求成長為一個跨國企業。2004年,上汽集團成為國內第一次完成跨國并購的汽車公司,完成收購韓國雙龍汽車,但最終因“水土不服”而走麥城。
對此,胡茂元坦言:“上汽集團對雙龍汽車運營沒有成功,這并沒有擋住我們走出去的決心。”在上汽集團國際化大幕拉開前,胡茂元三箭齊發、打出了他“蓄謀”已久的“組合拳”。
整體上市
5月27日,上海汽車(600104.SH)重組方案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以16.53元的發行價格,向母公司上汽集團以及所屬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17.61億股的決議,收購它們獨立零部件業務、服務貿易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公司股權及其他資產,標的資產評估價值為291.0933億元。
上汽集團真正意義上的整體上市由此邁出了最后一步。這也預示著在“十二五”期間,上海國資改革的大幕將由這家當地最大國企拉開。
上汽集團整體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其方案早在2004年4月的上海汽車股東大會上就被提出。彼時,胡茂元提及三種方案:一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繼而謀求整體上市;二是集團直接在海外上市;三是利用現有A股上市公司,以資產重組的方式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并表示,整體上市將在兩年內實現。
兩年后,2006年12月,上汽集團實施重組,通過向上海汽車發行股份,將上海汽車打造成國內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同時,將部分獨立供應零部件業務剝離出上海汽車。不過,由于并購雙龍,收購南汽,上汽集團的重組事宜被順延。至2008年,上汽集團獨立供應零部件業務通過借殼實現上市,并更名為華域汽車(6000741.SH),自此基本完成了上汽集團上市業務布局與核心資產證券化。
截至2008年華域汽車成立,離原先承諾的兩年內整體上市已延宕至四年。此后,盤活虧損業務和整合南京汽車又耗去兩年多時間,前后歷時六年多。
上汽集團旗下未上市公司中,很多處在虧損的狀態。“包括幸福摩托、圣德曼、東華汽車在內很多企業效益都不佳。”上海汽車內部人士稱,正是由于虧損,重組事宜一直沒有推進。
今年2月14日,隨著上海汽車、華域汽車因籌劃重大事項雙雙停牌,遂引發市場對上汽集團整體上市進一步猜想。此次停牌的原因為,“大股東上汽集團目前正在制定相關方案,以實現經營性資產的整體上市。”萬事俱備,上汽集團整體上市終于進入倒計時。
5月12日,上汽集團整體上市最終方案出爐。5月27日,該方案終于在上海汽車臨時股東大會上高票通過。本次重組方案獲得了市場多數投資者的認同。業內人士認為本次重組有四大看點。第一,收購上汽集團持有的華域汽車60.10%的股份,有助于加強整車與零部件協同效應,實現整車與零部件的開發同步化,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第二,所注入的服務貿易資產將成為上海汽車未來幾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按照歐美市場經驗,當汽車保有量達到一定規模時,汽車服務貿易將進入高回報期。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5億輛,汽車服務貿易將步入高增長時期。第三,通過本次重組,上海汽車還將加快構筑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第四,通過集團資產注入,上海汽車將實現遠高于行業整體增速的業績增長。
前述人士認為,經測算,注入資產不會攤薄公司每股收益,重組前1.48元/股,重組后是1.486元/股。如果僅看短期,可能會覺得本次上汽集團注入資產的盈利能力一般,但如果將目光再向后看3?5年,則會發現情況大不相同,上海汽車此時將該部分資產納入囊中,無疑是以較為優惠的價格享受到了該部分資產最為快速的成長階段。
而胡茂元則想的更深遠:“把研發和零部件都裝入上海汽車有兩個好處,一是研發、整車、零部件以及銷售協同效應加快,對市場反應速度加快,可以使成本降下來;二是保持上海汽車利潤增長,未來汽車產業鏈利潤分配將是一個‘微笑曲線’,利潤將從整車銷售向零部件以及研發售后轉移。”
股權激勵
在上汽集團整體上市方案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的同時,上海汽車激勵方案正在制定,將在年內推出。
5月27日下午,上海汽車董事長胡茂元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上海汽車將在年內推出股權激勵方案,除管理層之外,一線員工也在激勵范圍之內,從今年開始,激勵將與當年的業績增長直接掛鉤。”胡還表示,在今年低速增長時期,采取靈活的獎勵機制,將有利于企業上下同步,發揮最大潛能,跑贏市場。
“激勵機制主要采取獎金激勵制度,旗下整車企業,將參照國外成熟企業的做法。”他舉例德國大眾是將超過業績的10%作為獎勵。此外,“在非整車企業,超出計劃目標相對較難,上海汽車會考慮大致按照超出計劃目標外的30%作為獎勵。”胡茂元如是說。
另據一位接近上海汽車的人士透露,上海汽車目前有一個試點單位制定的標準是超過目標后就提取利潤的30%作為獎勵。去年,該單位原來制定的利潤目標是1.6億元左右,達到后,獎金達到1000多萬元,員工積極性為此倍增。汽車行業產銷量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整體增長均為個位數,個別細分市場出現負增長,遠低于市場預期。在此背景下,各企業更需要激勵機制來調動積極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跑贏大勢。
據了解,上海汽車從整體上市籌劃時就已同步成立了激勵機制工作組,研究和論證激勵方案。“重要的還是企業能不能拿出一個讓政府出資人、讓市場以及管理層都滿意的方案出來。”上海市國資委相關人士表示。而現在,上汽集團整體上市步驟已行將結束,管理層勢必已對相關方案開始討論。
據悉,上海汽車的此番股權激勵也是上海市國資企業大方案中的一個,上海市政府也一直積極推動該方案的出臺。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近日明確表示,從時間點來看,今年作為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后的一個低速成長期的拐點之年,這時候更需要激勵動力,今年會是股權激勵非常好的推出時點。楊國雄明確指出:“上海市國資委希望通過激勵機制上的改變,讓國有企業更具競爭力,今后所有整體上市的公司,不僅僅是上海汽車,都要推出激勵方案。”
“上海汽車所在的汽車行業總體市場化程度高,競爭較為充分,公司主營業務清晰突出,資產良好,目前又將完成整體上市,已經具備了適時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的相關條件。上海市國資委將鼓勵并支持企業將考核與激勵同公司的業績更緊密地掛鉤,建立健全更為市場化的激勵機制。”一位上海國資委人士如是表示。
此外,從權威人士獲悉, 本次國企的改革不僅要在體制上突破,更要從企業內在動力機制入手,讓上海的國有企業在今后參與全國乃至全球競爭之時,迸發出更大的活力。這意味著一直進展并不算快的上海國資企業股權激勵或將提速。
按照上海市國資改革的目標,“十二五”期間,要實現90%以上的產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建立符合《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標準的股東導向機制、規范運作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等目標。上海汽車的此番股權激勵將再次成為上海國資改革先行先試的“模板”,起到了投石問路的作用。“目前,具體激勵方案已經出爐,并已得到合資公司外方管理層的認可,但尚未實施。”胡茂元表示。
在此一周前,上海汽車兩位高管幾乎同時離職,孫曉東從上海汽車質量與運行部跳槽至PSA,而黃華瓊則從上汽乘用車海外事業部離去,就任北汽福田副總裁兼品牌總監。“孫曉東、黃華瓊的離開,都是其個人職業選擇,我們不便也不予置評。”上汽集團公關部當時對此事表明了態度。一周后,即有消息傳出,上汽方面有望在年內推出股權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管理層積極性。
“可能是吃一塹,長一智吧,今后上汽此類事情將會越來越少了。”某業內資深人士不無欣慰地說。
出口提速
“從全球汽車發展現狀看,一般汽車集團銷量超過300萬輛時,就已成長為成型的跨國公司。上汽集團的汽車出口太少。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像我們這樣銷量超過300萬輛,出口量卻如此之少。”胡茂元坦言。
“2015年我們的產銷目標是600萬輛。其中,80萬輛在海外生產,520萬輛在國內生產。”胡茂元表示。保持利潤鏈的延長與增長是上汽集團獲得股東支持的重要策略,但出口業務成為上汽集團能否順利走出國門,成為世界知名汽車公司的重要指標。
5月下旬,上汽集團遍布英國的38位經銷店投資人在英國伯明翰市中心拿到了新款MG6展車,MG原是英國羅孚汽車公司的著名品牌,2005年,英國羅孚汽車出售時分別將生產線和MG品牌出售給了上海汽車和南京汽車。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陳志鑫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6月中旬MG6會在英國銷售。
“MG6是上汽集團集成全球優勢資源打造的一款中級轎車,由上汽英國造型團隊設計、英國技術中心開發,并由上海汽車臨港工廠和英國伯明翰工廠合作完成制造,最終在英國上市銷售。”陳志鑫如是說。
不管國外的汽車人如何評說中國制造和中國的汽車,一個既定的事實是,以往都是外國品牌進入中國,而這一次是中國公司所擁有的品牌汽車MG6進入發達國家。
2005年,上海汽車的這款汽車在浦東金橋一棟大樓起步。6年間,這款汽車從B級、A級、A0級等開始已經布滿了整個產品線。這款汽車的銷量從1萬輛起步,到2009年為9萬輛,2010年這個數字增至16萬輛,2011年上汽乘用車的銷售目標是超過20萬輛。
其實上海汽車和南京汽車合作后,上海汽車方面就有在英國推出小批量車型的計劃。其目的就是通過運作產品,進一步了解國外市場操作流程,并培養專門針對海外經營的團隊。“上海汽車自主品牌的起始定位就是中高端,用戶對它的衡量標準也更加嚴苛。”陳志鑫自稱。目前,上海汽車的研發團隊已經超過2000位工程師,其中包括收購英國羅孚時保留的300名工程師。
當然,胡茂元和陳志鑫都清楚,MG重回英國不僅是鮮花和掌聲,肯定也會引發各種質疑。這是因為,英國汽車市場給予MG6的外部環境確實不夠樂觀。數據顯示,2011年4月,英國乘用車新車注冊量連續第10個月負增長,并出現7.4%的同比下降,總銷量僅為13.77萬輛。而去年全年,英國乘用車市場則保持了1.8%的微弱增長,乘用車注冊量為203.08萬輛。對于MG英國之行的遭遇,陳志鑫似乎早已心中有數,他曾明確表示:“MG6在英國上市,起步難免艱難;MG6只是上汽集團自主品牌在海外經營、在歐洲試水的橋頭堡。”
胡茂元更是認為:“上汽集團要走全球化的道路,打通英國市場是必經之路,既然已經把羅孚基地收到旗下,就不應該浪費這一機會。”
業內人士則認為,要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贏得成功,要有足夠強勢的品牌、具備競爭力的產品以及正確的營銷渠道。而在英國的第一步能否成功,上海汽車最大的籌碼就是MG品牌的號召力。長期以來,MG創造了跑車產品領先全球科技,有著其他車輛望塵莫及的時速。直至今日,世界最快車速始終都是由MG的汽車產品創造的;MG車友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車友會組織,擁有著最多也最狂熱的車迷。MG品牌的回歸或可引發他們的激情。
對于胡茂元以及他的上汽集團來說,他們所謂的自主品牌走出去已不再紙上談兵,而是真刀真槍的實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