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時鋒
對于俄羅斯輸送至中國的天然氣,俄方堅持每千立方米350美元,中方則以235美元作為談判底限,中間約115美元的差距形成了中俄天然氣談判的一道“鴻溝”。
歷時數年的談判盡管艱難,但中俄雙方都不愿放棄,可見雙方對天然氣合作都抱有信心,缺少的只是一個雙贏的策略。
俄方堅持與歐掛鉤
兩年前,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簽訂了框架協議,為中俄天然氣合作打開了一道窗。按照中俄的協定,俄羅斯將修建東、西兩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其中,東線管道將俄羅斯薩哈林地區開采的天然氣經俄遠東運輸到中國東北地區;西線管道即“阿爾泰”管道,將從西西伯利亞開采出的天然氣,由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出境,進入中國新疆。
但兩年過去了,中俄天然氣合作仍未破冰,糾結焦點就在天然氣的價格,甚至在剛剛結束訪俄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俄總統梅德韋杰夫的直接介入下,天然氣合同依然未能達成。
“中方提出的俄方提供天然氣的價格是235美元/千立方米,我認為這個價格是完全沒有依據的,而我們向西方國家賣出的價格已經是350美元/千立方米。”在昨日俄新社組織的中俄能源討論會上,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協會主席瓦列里·亞澤夫依舊堅持著對華輸氣以歐洲為基準的立場。
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由于俄羅斯天然氣主要出口目的地歐洲的需求下降,俄羅斯在天然氣價格談判上處于被動狀態。但國際金融危機一結束,很多因素增加了俄羅斯的談判底氣。
一方面,金融危機之后歐洲需求顯著上升。亞澤夫說,按照歐盟預測,到2030年,歐洲利用天然氣的量會達到約7000億立方米,而目前僅有3000億立方米,屆時歐洲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的比重會從目前的約30%提升到約42%以上。
“到今年年底,我們對歐洲賣出的天然氣會到400美元/千立方米左右。”亞澤夫在討論會上透露。
另一方面,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生,降低了日本繼續開發新核電站的可能,使得日韓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有了更大的依賴。這也成為俄羅斯對華談判的籌碼。在會談中,亞澤夫也多次提及俄羅斯在遠東建設的天然氣設施對日韓出口的可能性。
最后,美元的貶值,國際油價的上升,也讓俄羅斯更為堅持自身的定價。
中方難以接受與歐掛鉤
“中俄天然氣的大項目沒有簽訂不是奇怪的事情,也不是不好的事情。問題的關鍵在價格,俄羅斯的價格很高,而且按照歐洲市場給中國定價的方式確實讓我們很難接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孫永祥昨日在俄新社組織的一場跨國討論活動中表示。
“中方認為是235美元/千立方米,這個和我們LNG(液化天然氣)的進口平均價格,以及我國開采煤層氣的價格是比較貼近的。”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龐昌偉教授在會上如實解釋了中國定價的基礎。
在龐昌偉看來,俄方希望以歐洲出口定價作為對華出口定價存在缺陷,天然氣出口主要成本在運輸,但俄羅斯從西西伯利亞向中國的阿爾泰地區運輸要比輸送到歐洲近數千公里,定價上俄對華的運輸成本肯定要較對歐的下降。
龐昌偉進一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不同于石油市場,天然氣市場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區域性的,也沒有全球性的價格在俄羅斯的區域市場中,中國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能接受的價格,就是俄羅斯東部價格的形成基礎。
在當前中國國內資源價格改革未完成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的天然氣價格承受能力有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晶就強調說,如果中國接受較高的價格條件,那么上游價格將推動國內價格上漲,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不穩定等一系列負面結果。
亞澤夫對此回應說,如果天然氣賣到235美元/千立方米,俄羅斯絕不能做虧本的貿易,中方也不可能希望讓其他國家來處理中國國內的事情。
此外,雙方還就中國市場在定價問題上展開了探討。
“如果10年之內,俄羅斯進不來的話就不好進了,因為能源使用是鎖定的,如果別的競爭者已經進來了就不好讓人家退出去了。”龐昌偉說。
但俄方則強調中國市場的另一面,即誰來填補中國的需求。在討論會上,亞澤夫就談及,因為中國進口天然氣需求量非常大,雖然中方已經從土庫曼斯坦進口了天然氣,但也要考慮到土庫曼斯坦對外簽署了很多協議,如果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繼續賣到歐洲、賣到伊朗,到時候的問題會是,土庫曼斯坦有沒有更多的天然氣供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