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吳偉瑋
每年6月本應是飲料行業的銷售旺季,但是今年6月,受天氣不穩定及塑化劑事件的雙重影響,國內飲料業銷售增長普遍放緩甚至出現下滑。廣州不少市民因擔心塑化劑而減少喝飲料,或禁止孩子喝飲料。有專家稱,其實消費者不必盲目恐慌,塑料包裝中遷移出來的塑化劑的量非常少,不足以帶來危害。
市場 塑化劑影響飲料銷量下滑
前段時間,廣東、浙江4家企業8個樣品檢出塑化劑,有關部門已采取下架封存等措施。眼看著盛夏逐步逼近,本該是飲料銷售最好的時節,但現在飲料卻受到冷遇。記者了解到,在廣州無論是大超市還是小賣部,飲料的銷量都出現下滑趨勢。
另外,一些飲料生產企業也對今年的市場前景也抱著不樂觀的態度。康師傅新聞發言人陳功儒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今年康師傅飲料要想保持去年的增速有很大的壓力,首先在經過去年的高速增長后,康師傅飲料年銷售量的基數已經很大,今年再想實現高速增長不容易;第二就是今年的天氣不穩定,去年的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氣溫都很高,而今年的氣溫時高時低;另外,塑化劑事件客觀上對銷售也產生了影響。
據記者了解,在原料價格及CPI指數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很多飲料企業目前都不敢輕言漲價,唯有減少宣傳投入。
市民 很多人對喝飲料感到恐慌
塑化劑遭曝光后,記者發現,目前不少廣州市民對喝飲料感到恐慌。市民陳先生說,現在他老婆嚴禁他喝飲料,一般他開車時就喝瓶裝水,有時他老婆專門用不銹鋼保溫杯從家里裝一大杯冰水來讓他解渴。
此外,記者還發現,孕婦、小孩和腎臟功能不全者成了“恐飲族”的主要人群。懷孕3個多月的宋女士說,自從看到新聞報道“臺灣一孕婦可能因喝了含有塑化劑的飲料,致使生出的孩子生殖器官有缺陷”后,她就不再喝飲料了。
以往,兒童和青少年是飲料消費的主要人群,自塑化劑風波后,不少家長都嚴禁孩子買飲料喝。“我告訴兒子,只要他堅持不喝飲料我就給他買IPAD。”一名家長甚至這樣跟孩子許諾。“
有醫生告訴記者,有的腎臟功能不全者也自行戒掉了飲料,擔心飲料內的一些添加劑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有部分廣州市民聲稱現在只喝傳統碳酸飲料。碳酸飲料今年因塑化劑的影響反而迎來了一個銷售高潮。
專家 瓶身“溶出”的塑化劑量極小
在“食品添加劑的功過是非”專題講座上,復旦大學教授厲曙光特別提到今年3月一項針對飲料塑料包裝中塑化劑遷移量的科學研究,飲料中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的含量均遠遠低于國際允許的遷移標準。
厲曙光對塑化劑的研究長達16年,他的科研小組今年3月針對飲料塑料包裝中塑化劑的遷移量進行科學研究,研究對象為49種飲料,包含茶飲料20種、果汁飲料21種、咖啡乳類飲料8種。研究發現,DBP的檢出率為98%,DEHP檢出率為100%。飲料中合計DBP的含量為0.037mg/l(國家允許遷移標準為0.3mg/l);合計DEHP含量為0.078mg/l(國家允許遷移標準為1.5mg/l)。厲曙光介紹說,塑化劑目前約有20多種,其中最常用的有3種,為DEHP、DVP和DOP。臺灣此次發現的是DEHP,最常用,占全球塑料塑化劑消費量的86%。“實際上,這種擁有復雜化學名字的增塑劑就是塑料袋及塑料制品中含有的一種化學成分,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韌性。”
厲曙光指出,臺灣塑化劑事件是人為直接添加到食品添加劑中的,劑量比較高,毒性大。而他所研究的主要是塑料包裝中塑化劑的遷移量,從目前來看,塑料包裝中遷移出來的塑化劑的量非常少,由于人體有代謝功能,可在24~48小時內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這樣微小的量還不足以帶來危害。
相關報道
飲料企業借新品搶市場
喜新厭舊是飲料消費的一大特點,所以各飲料企業每年都推新包裝、新產品,甚至每年都有新企業進入飲料業,今年也不例外。
據了解,康師傅今年推出了幾款新產品,其中一款乳酸飲料——康師傅優健美,它目的性很明確,就是搶占娃哈哈營養快線的市場。據一位經銷商透露:康師傅推乳酸飲料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搶錢”,因為在這一細分市場中利潤很高,這從娃哈哈的成功已經看出,另外,由于康師傅在規模及渠道上優勢明顯,再加上它的含奶量不高,這些都決定了優健美是一款高毛利的產品。
近年來,涼茶成為了飲料行業的一個新貴,因極高的毛利吸引著不少的投資者。今夏,“香港清熱第一品牌”清酷涼茶,正式以綠茶味涼茶和檸檬味涼茶兩款創新度較高的新品殺入國內涼茶市場。但其上市不久,清酷的代加工商就被塑化劑事件所波及,不過這似乎沒有影響到清酷的信心。清酷方面表示:“清酷的原料都是國內采購,質量沒有問題。我們今年的目標只是在珠三角市場站穩腳跟,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90%以上的渠道,我們的價格比主流產品稍高。”據悉,清酷的廣告語是“綠清涼,紅上火”,目標直指王老吉,野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