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中國內地產食品也首次查出含有塑化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1日發出緊急通知:廣東、浙江4家企業8個樣品中檢出塑化劑。
此前,公眾一直都以為涉事產品都來自臺灣,涉事企業也都是臺灣企業,只要不吃來自臺灣的問題產品就能幸免。公眾的“僥幸心理”恐怕與政府頻發“安民告示”有關:塑化劑問題爆發,中國內地火速聲明停止進口問題產品;市面上發現相關臺灣問題產品,內地馬上封存下架;化工專家表示塑化劑毒性大于三聚氰胺,衛生部則于6月5日發通告稱,偶然食用少量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食品,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上述做法當然也是為了撫慰公眾情緒,但是,在真相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事論事、亦步亦趨”地發出“安民告示”,無助于平息公眾恐慌心理,還會置自身于尷尬之中。
近年來爆發出的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表明,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錯綜復雜,短期內難以觀察出其危害性有多深、涉及面有多大。
以此次塑化劑事件為例,問題被曝光相當偶然,一個本不屬于例行檢測范圍的問題,因為一名普通檢測員的細心和責任感而被揭開。原本就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化學物質能潛伏臺灣食品業30年,在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看來,最關鍵的因素是臺灣管制架構的失效。因為塑化劑屬于第四類毒性物質,其管理采用“事后報備”,這意味著廠商在使用之前是不需要向監管部門進行備案說明的,“潛臺詞是相信廠商不會隨便使用”。
現在,臺灣的事態還在發展,我們有什么理由早早地發出“安民告示”呢?面對塑化劑風波,檢查臺灣進口食品的安全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做到讓消費者放心,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對更多的進口和國產的食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劑進行抽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1日發出的緊急通知說明,在塑化劑問題上,內地絕對不是凈土一片。同時,我們更應該針對社會上產生的塑化劑恐慌,對塑化劑進行一場全面的知識普及。本報昨日刊發的專家支招防護塑化劑危害的報道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報道告訴大家,就是合法添加塑化劑制成的塑料制品,使用不當也會對人造成危害。
隨著調查的深入,受塑化劑污染的臺灣問題企業和問題產品的名單也越來越長。這說明真相的顯露需要時間。國家質檢總局11日公布,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企業為280家,問題產品增至950種;對中國內地出口的問題企業由之前的12家增為13家。
一個問題產品,牽出一個行業黑幕。這樣的事情對內地監管部門來說并不陌生,瘦肉精事件、“牛肉膏”事件、三聚氰胺事件……每起事件背后都不是個別企業的違法亂紀,而是一個行業的集體淪陷。過早為治下企業做出的信譽“背書”,遲早會被違規企業所“出賣”;過早發布的“安民告示”,也會被公眾質疑有懶政與包庇之嫌。
在全球經濟越來越緊密合作的格局下,中國企業很難在狂瀾迭起的塑化劑風波中“獨善其身”。內地產食品首次查出含有塑化劑,或許還只是一個開始。鑒于目前形勢,監管部門更應“少說多做”,盡快展開塑化劑檢測,對內地消費者實行血液檢查,全面清查塑化劑危害,監管作為才是最好的“安民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