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臺灣“塑化劑事件”仍在急速發(fā)酵,發(fā)現受污染的商品從最初的飲料,擴大到果醬等食品,現在藥品也卷入其中。
“塑化劑事件”之前,人們目光更多集中在食品添加劑上。現在看來,塑化劑的“毒性”遠超食品添加劑。
人類離不開食品添加劑已是共識。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人們將享受不到很多如今習以為常的美味食品。更何況,根據規(guī)定,添加劑必須能夠改進食物的品質或營養(yǎng)。美國可以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有3000種左右,日本也有2000多種,全球有5000多種,我國有2000多種。此前食品添加劑之所以被一定程度妖魔化,罪不在其本身,而是因為亂添加。
反觀近年來發(fā)生的惡性食品事件,多不是食品添加劑惹的“禍”。這次的“塑化劑”,危害已經逐漸被人知曉,要比普通的食品添加劑大;此前的蘇丹紅、三聚氰胺、“染色饅頭”等,也遠比食品添加劑可怕。這些被添加進食品的東西有一個共性,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毒性”還不僅僅體現在對人體的危害上。
這些東西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共性是,添加后,食品或會大大“增值”,或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據說,最初被曝光的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劑時用“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可以獲取暴利。據臺灣媒體報道,以1瓶25元新臺幣飲料估算,普通起云劑成本約0.25元,若用使用了塑化劑的起云劑替代,成本最低可降到0.02元。同樣,使用三聚氰胺,可以使牛奶在檢測時蛋白質含量更高,當然增加的只是“假蛋白”。“染色饅頭”和使用“蘇丹紅”的食品賣相更好,賣價更高。在利字面前,塑化劑、三聚氰胺、蘇丹紅等被加入食品。
更關鍵的是,相比食品添加劑,“塑化劑”等更加難防。中國允許使用的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都在目錄中,很多機構都可以檢測;而“塑化劑”、三聚氰胺等的數量則數不勝數,而且很多不在監(jiān)管部門常規(guī)的檢測范圍之內。
這次食品含有的塑化劑,是臺灣一位52歲的楊姓女檢驗員發(fā)現的。她當時只是對例行稽查的益生菌食品做檢驗,本來是想探究是否含減肥西藥或安非他命,結果卻發(fā)現氣相層析儀上出現異常波狀訊號。“塑化劑事件”的引發(fā)可以說相當偶然。目前,國內很多檢測機構仍不能檢測塑化劑。當年“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時,情況與此類似。6月1日,衛(wèi)生部才將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
寄希望于商人的良心發(fā)現,事實多次證明是不太可靠的,只能通過重罰施加威懾力。因此,希望對類似行為的處罰重點再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