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偉柱 劉錚
穩增長與抗通脹“拔河”共決貨幣政策
臨近每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日,央行再次動用貨幣政策工具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按照前期兩月一次加息,一月一次上調存準率的頻率,6月是加息與上調存準率的敏感期。而以往經驗來看,央行動用上述政策工具的時點,均在每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日的前后。如今,宏觀經濟數據公布日日益臨近,存準率、利率的調整就顯得更加微妙。
累積效應未完全釋放
事實上,早在6月6日端午節當天,市場就普遍預計央行將再次動用貨幣政策工具。上一次上調存準率在5月12日,距今已快一個月;上一次加息,在4月5日,距今更是兩月有余。
“從多項經濟指標的反應來看,未來一兩個季度,經濟有放緩的趨勢。”中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經濟師周景彤認為,上半年的貨幣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釋放,“應等前期貨幣政策效果完全釋放,再作決策。”
在此輪緊縮中,自2010年以來,央行已經連續11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到達21%的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央行還連續四次上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
從頻率上看,1至5月,央行每月均上調了存準率,而時間點大多在每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日的前后。與此同時,在2月和4月,央行還上調了存貸款的基準利率。
5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尚未公布,但截至目前,統計局公布的PMI等其他數據顯示,宏觀經濟出現放緩跡象。在學界、市場層面,甚至響起了貨幣政策“超調”的聲音。
中金公司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預計5月經濟活動總體呈小幅放緩態勢。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企業去庫存行為顯著;消費穩中有升;出口增長放緩,進口增長上升,順差額較4月擴大。
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但另外一方面,通脹壓力也不容小視。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認為,今年通脹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幾乎不能實現。國泰君安研究報告預計,5月份CPI為5.3%;6月CPI為6.0%;2011年全年CPI均值為4.8%。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也預計,5月份CPI同比5.6%,6月突破6%的可能性加大。如果6月非食品價格的漲勢沒有得到較好抑制,或者食品價格繼續維持超歷史平均值較大幅度上漲,則6月CPI同比可能突破6%。
由此,究竟是經濟放緩還是通脹高漲會主導央行的貨幣政策,成為主導市場未來走勢的關鍵。
貨幣政策等等看
6月3日,央行在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重申,2011年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昨日,央行還展開了1000億元巨量28天期正回購,應對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這些跡象顯示,央行管住通脹的貨幣條件的決心十分堅決。
“我不認為貨幣政策超調,現在放松政策可能為時過早。”渣打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李偉認為,如果未來“保增長”仍然是首位的話,6、7月份,央行可能會采取一種等等看的態度。
而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專欄)則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既不應該左轉也不應該右轉,要保持正常中性。此處魯政委所說的中性,是針對超調而言,并不指無所作為,“如果水(即流動性)多了,央行還是要把水抽走。”
“物價在6、7月份會是一個高點,此后將往下走,但也會維持在相對高位。”周景彤還表示,目前的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步伐應該放慢點,先觀察效果。
但招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報告則認為,目前的基準利率已經遠遠不能代表當前的實際利率水平。近幾個月的金融“脫媒”導致目前理財產品收益率遠高于當前的存款利率,無論是抗通脹還是改變資金不均衡的局面,均要求存款利率進一步抬升。
上述招行報告還稱,新增的實際貸款利率已經接近2007年高點,繼續抬升不僅對企業層面,也對前期的存量貸款產生較大的沖擊。這也就導致了從存、貸款不同的角度出發可以得出不同的加息預期。最后報告更傾向于加息的可能性大一些,特別是對于存款利率而言,加息必要性還是較大的。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預計,加息在6月的可能性比較大;至于準備金率,在當前水平已比較高的情況下,未來的調整將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