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可芬
目前藥材價格飆升已成為壓在中成藥企業頭上的一座大山,而旱情讓原本處于第四波漲價潮的中藥材價格再受刺激。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預測,受產量增加與采新等因素影響,今年秋后大宗藥材價格有望整體回落。同時,基本藥物中102個中成藥品種亦有望在下半年進行價格調整。
藥材產量因干旱減產
藥材種植與產量直接受氣候影響,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院長崔秀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去年西南地區大旱,引發大宗藥材三七、川貝母等道地藥材價格大幅度上漲,對中成藥行業造成了原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壓力。
而今年春季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平均降水量為193.9毫米,較常年同期少52.8%。業內開始擔心,新的旱災對湖北、江西、安徽等道地藥材的種植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告訴本報,道地藥材受氣候影響很大,長江中下游的旱災,必然會導致該產區的道地藥材產量下降。
中藥材天地網副總經理蔣爾國談到,梔子是江西產的道地藥材,去年就因為江西倒春寒、大暴雨和大旱等災害性天氣而減產70%~80%,而今年江西旱情還在延續。
藥材產量下降引發的必然是價格上揚。中藥材天地網監測數據顯示,梔子近期走動加快,市場成交價再次攀升,比一個月前上升了3~4元。梔子每年的4~10月份為用量高峰期,現在剛剛進入旺季,其價便開始上漲。
“另外,杞殼、杞實等江西產地藥材,產量已經開始下降,其對價格的沖擊將在七八月份以后體現出來。”蔣爾國不無擔心地說。
對此,國內最大的中藥飲片供應商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專欄)告訴記者,長江中下游旱情對道地藥材的產量有影響,但不會影響到公司本身,“公司對大宗常用藥材品種都有3個月至半年的合理庫存,足夠公司自用。”
大型企業開始在氣候監測上下工夫,以應對異常氣候對企業原料供應、價格波動的影響。
藥材價格有望秋后回落
目前,中藥材正處于第四波漲價潮。商務部5月31日的數據顯示,上周(5月23日至29日),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為128.37點,比前一周上漲4.4%。
藥品的定價權限大多時候不在藥企,中藥企業并不能通過產品提價來緩解原材料上漲壓力。王桂華告訴記者,2010年中藥工業的總產值達到3170多億,但利潤僅有300億元左右,整個行業毛利率只有約10%。
在毛利率下滑背景下,大型中藥上市公司正尋找各種方式進行突圍。像廣藥集團、云南白藥、昆明制藥等選擇向上游進軍,自建藥材基地以降低成本漲價的影響。而云南白藥、天士力、片仔癀、康恩貝等中藥企業則在企業戰略上選擇了多元化發展,通過進軍具有自主定價權的藥妝、日化等領域而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蔣爾國認為,中藥材的價格目前已經升到一個高峰,但隨著產量的穩定與采新,大宗藥材的市場供求矛盾得到進一步緩解,其價格有望在秋后回落。
以價格波動最大的三七為例。崔秀明告訴本報記者,去年受大旱影響的三七,現在仍然維持在60頭350元高價。“但今年的三七產量將達到550萬公斤,正在接近750萬公斤/年的市場需求,9月產新后價格有望回落,達到200元/公斤的合理價位。”
崔秀明認為,由于三七價格偏高,已經刺激種植面積擴大。明年采收面積可能翻番,產量將成倍增加。“明年三七價格將會下降,進入新一輪價格調整周期。”
王桂華透露,中藥行業原料價格持續上揚,制劑價格持續下降,當前國家發改委已經注意到這一矛盾,并將于近期啟動全國中藥材價格供應情況調研,制定科學的中成藥定價機制,完成調研后,基本藥物中的102種中成藥有望迎來價格調整。
“但中成藥的價格調整還沒那么快,國家發改委對化學藥調整之后才輪到中成藥。”王桂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