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
“我們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證監會尚福林主席話音剛落,就看市場中國際板概念股連續暴漲,先跟著創業板股票“私奔”而去了。與此同時,大盤卻陷入了極度的恐慌。
這與其說是“國際板推出的條件快要成熟”的一個有力證明,不如說是對未來國際板時代市場風險的一種警示。畢竟,對于“極重融資極輕回報”的中國股市,不管這板那板,到頭來都是始亂終棄的“圈錢板”。B股如此,創業板如此,國際板看來也不會例外。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史美倫不理解國際板會成為外企圈錢工具的說法。史美倫雖曾擔任過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但她對中國股市的圈錢本質還是缺乏了解。內地的股民在一次次的滿懷希望然后失望的過程中,對于新生事物已經有了不小的警惕,警惕所謂的市場創新,會不會再一次淪為強勢利益團體對弱勢投資者的又一次掠奪。“新興+轉型”的內地股市之所以至今猶自榮膺“最佳提款機”之稱,其道理也就在這里。
我國B股市場的建立,在當時條件下本不失為改革開放的創新之舉,結果,B股市場最終不僅讓絕大多數投資者望而卻步,也沒有新的企業愿意再在B股上市。其失敗的原因并不在于美元計價或港元計價,而是由于其初始目的就只是為了彌補外匯資源不足,而不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更談不上讓國內投資者分享引進國際資本的改革開放成果。B股的“死市”之不幸,至今讓人一提起國際板,就不免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恐懼。
再看“十年磨一劍”的創業板,現在也成了令人扼腕的“破發板”。其表面的原因似乎是“創業的上不了,上了的不創業”,可骨子里的毛病其實是以市場化名義掩護的對圈錢尋租行為的放縱。一些號稱高科技企業是否能夠應對長期的經營風險,存在不確定性,這不奇怪;奇怪的是,明明是通過虛假包裝方式虛增凈資產,虛構收入和利潤,冒充高成長性,卻不僅能順利通過發審關,而且還可以肆無忌憚地抬價發行,成倍甚至數十倍地超募,然后在上市后立刻變臉,一過禁售期就惡意套現,把一個“空殼”留給投資者。這種“三高”所帶來的“破發”,市場為什么能夠容忍?
所以,如果說要當心B股成為國際板的前車之鑒,那么,創業板的弊端無疑更是讓人放心不下的心腹大患。我們已經認識清楚,發審機制下的上市“門檻”非但不是隔離風險的防火墻,相反,它不過是在給氣球充氣的時候勒在口子上的那一條繩,勒緊這條繩子不是意味著不讓充氣,而只是為了在不跑氣的條件下把氣打足,讓氣球飛得更高。在這方面,“三高”過后就“破發”的創業板,就是一個生動的寫照。
在美國市場,蘋果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在16倍左右,可蘋果公司如果在我們的國際板上掛牌交易,按照創業板的邏輯,市場給出的價格會是多少呢?而如果蘋果的發行市盈率在50倍以上,或者更高,那么,全世界的“蘋果”又有哪一個不削尖腦袋往中國國際板來上市呢?
所以說,無論推出什么板,之前都請先解決“三高”發行問題,請糾正“重融資輕回報”的錯誤認識和做法,否則,何談“推出條件成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