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
長期文化與短期戰略的沖突,讓惠普在與競爭對手的長線競爭中陷入被動
上任僅7個月,除了等待美國總部新上任CEO的戰略,就是制定自己的中國區戰略。但還沒來得及開始施展手腳,中國惠普總裁高瑞彬卻突然辭職。
日前,高瑞彬辭職的消息由其上司——惠普亞太區總裁符標榜以郵件的形式通知全體員工。高瑞彬沒來得及有所作為就悄然離去,他沒有像過去的領導者給惠普留下絲毫印記,但卻留下了無端的猜測。
離職引發頗多猜疑
2010年4月14日,符標榜從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惠普有限公司總裁的職位上被提升為亞太和日本地區高級副總裁。按照慣例,符標榜應該搬到亞太總部——新加坡去辦公,但他始終沒有離開北京。同年9月21日,高瑞彬上任中國惠普總裁。符標榜的辦公室在10層,高瑞彬的辦公室在11層。
在老惠普員工眼里,高瑞彬上任后表現非常積極,親和、柔軟,做事風格很像他前任的前任、在惠普中國總裁位子上多年的孫振耀。“路子對!”老惠普員工對孫振耀時代的惠普之道猶為懷念。
但與此同時,符標榜始終沒有放松對中國的掌控權。“中國的業績對于亞太區來講太重要了,對于符標榜能否坐穩亞太區老大的位子也太重要了。”因此,中國區的一些事務亞太區也在直接插手,“組織架構挺奇怪的。”
惠普內部員工猜測,一是認為自從符標榜領導中國公司以來,形成一切以數字為核心的管理方式,將其在戴爾期間的高壓政策貫穿于現在的惠普。而高瑞彬似乎更想回到孫振耀時代的管理風格。兩人管理風格無法兼容而導致高的離職。另一種觀點認為,因為符始終掌控著中國惠普的實權,符與高兩人的工作重點都是中國區,這種組織架構與管理權限的交叉,是高離職的原因。
而這正好反映出另一個問題:“惠普之道”正在漸漸遠離這家公司。對員工的尊重、信任,都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符標榜的管理風格還在沿襲馬克·赫德時代的要求:壓縮成本,追求規模,快速增長。
在惠普的架構當中有三大部門:信息產品及商用渠道集團(PSG)、企業計算及專業服務集團(TSG)和打印成像與消費市場集團(IPG)。符標榜主管TSG,這塊業務承擔著惠普向服務轉型的重擔,也是近年來惠普內部變化最大的一個部門。在這個部門中,除了大量并購進來的新員工,還有從IBM、SUN、甲骨文等競爭對手挖來的大量人才。在惠普老員工眼里,這是一個如同大雜燴一樣的部門,新人、新業務,感覺完全沒有文化的傳承。
而作為惠普歷史最長、貢獻最大的IPG則保留著更多的老惠普員工。“這個部門延續了孫振耀時代的價值觀,最近正在進行一個持續的、有力度的企業文化的重建。”一位了解惠普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惠普之道并不是在所有的惠普業務部門都消失了,在IPG部門,主張不因為業績辭退員工,不用短期業績評價員工。
殘酷的競爭,企業的轉型,在惠普內部引起對企業文化理解的沖突。“無論是外界,還是惠普內部,都存在一種誤解,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惠普之道嗎?過年過節給員工發些福利就是惠普之道嗎?與人為善就是健康的文化嗎?”一位空降到惠普的中高層管理者感覺以前的惠普就像是一個國企,他認為,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管理者更注重結果,更注重業務數字,從文化導向轉為業務導向,這是整個行業的變化,“以前IT巨頭的領導者都是風云人物,但現在領導者都變得更加務實、低調,因為業務的壓力在他們身上。”
惠普之道是不是要一成不變?“不一定,企業文化也應該與時俱進,適應不同時期的競爭環境。但關鍵在于,失去惠普之道,卻沒新的文化建立起來。”IT業內資深人士曲曉東如是說。
明星職業經理人改造惠普
惠普之道被改變,是從1999年7月卡莉出任惠普CEO那天開始的。在此之前,惠普并沒有任用過職業經理人,無論高層還是中層,惠普更加注重自己內部的培養。
卡莉上任之后,惠普有了第一駕專機。卡莉像明星一樣坐著這駕專機游走于惠普全球的各個市場,傳遞自己的領導理念。她首先推動了惠普改名,將原來帶有明顯創業者印記的英文標識“Hewlett Packard”(兩位創業者惠列特和普卡德的名字)壓縮成兩個字母“HP”,極力淡化惠普的家族色彩。
卡莉上任后面臨兩個收購的選擇:一是普華永道,一是康柏。收購不同的公司,會將惠普帶到不同的發展道路上去。但顯然,普華永道的收購整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時候業界對于向服務的轉型還沒有清晰的認識。而收購康柏則會有立桿見影的效果,企業規模的擴大,在PC行業地位的提升,這些都更符合職業經理人的短期使命。在評估之后,卡莉選擇了康柏。于2002年3月完成對康柏190億美元的收購。同年6月,IBM以35億美元收購了普華永道的咨詢業務。
在卡莉決定收購康柏的時候,惠普的兩個創始人家族提出了反對意見,但當時的董事會對卡莉投了贊成票。董事會更要對股東負責,而非創始人。從那時起,創始人形成的惠普之道,似乎就不再是惠普文化必須的繼承。
在老惠普員工的理解中,惠普之道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沒有統一的規范來約束員工,靈活的工作時間,公司主張在內部提拔員工,不會裁員,高薪金和高福利。
然而在并購康柏之后,卡莉對惠普的管理體系也做了大的調整,將康柏的薪酬體系復制到惠普,提升工資的比重,壓縮福利的比重。在員工看來,福利代表長期,工資代表短期。
也有人認為,在卡莉入主之前,惠普已陷入“危機”,內部有80多個業務部門并立,因為對員工的尊重,導致平等主義和自我治理的文化過分膨脹,過于以工程師文化為導向而忽略了市場。這也是卡莉力主變革的原因。
到赫德時代,對人的管理變得更加簡單直接:完不成任務直接走人。降薪、裁員、降低研發和行政運營成本,這些使公司可以得到明顯業績提升的策略,卻讓員工備感凄涼。
在赫德看來,CEO的職責,其一是根據公司的現狀為公司找到目標,并找到通向那一目標最有效的路徑;其二是找到執行戰略的合適人選。其實,無論卡莉、赫德還是符標傍,都是非常出色的職業經理人,他們能夠制定好的戰略,有清晰的目標,并且找到有效的方法去執行自己的執政理念。這一戰略如果用五年、十年來評判,不是錯誤的選擇。在卡莉定下的戰略、赫德的鐵腕執行后,惠普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T公司,并且拿到全球PC老大的地位。但這卻使得如今惠普在與 IBM、甲骨文的競爭中,處于被動。
李艾科能否重返惠普之道?
根據惠普公司自己的解釋,惠普之道其實是“一只以價值和行為為基礎、以文化為控制內容的箱子”,它的現實內容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卓越的經營策略;一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
卡莉、赫德作為職業經理人,改變了惠普之道。李艾科的接任,能否將惠普帶回到原來的軌跡上去?
李艾科被選為惠普的新任CEO,這也是在業界爭議比較大的一個人物:反對派認為他在SAP正是因為業績問題才被迫離職,怎么可能把惠普的業績帶上快速發展軌道?SAP是一家歐洲公司,李艾科本人也常年不在美國工作,他如何能理解一家美國公司運作方式?支持者認為,李艾科是一個善于規劃的領袖,從不畏懼接受重大挑戰。而且他有極強獲取客戶的能力,對惠普業績會有很大的幫助。一個令惠普員工悲觀的消息是,惠普董事會有關CEO人選討論最多的是,選擇產品開發能力較強的人選,還是選擇銷售能力較強的人選。最終,惠普選擇了銷售能力出色的李艾科,而這將更有利于與甲骨文競爭。員工認為,董事會制定公司未來的方向依據業績主導。那么惠普之道還是會越來越遠。
在卡莉和赫德的領導下,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IT公司,但卻沒能使得惠普成為真正的領導廠商。李艾科已經意識到這點,他坦承:“惠普已經失去了靈魂。”他上任動手改變赫德一味削減成本的理念,特別增加了研發方面的預算,強調加強創新。
在卡莉、赫德時代,惠普的三個部門相互獨立發展,效率高但整合度低,內部管理非常混亂。李艾科有意打破惠普各產品部門之間的阻隔,因為這種阻隔不利于公司創造更多優秀的產品并以更快的速度將其推向市場,惠普將在產品部門中實現更多的技術與理念共享。
2011年3月,李艾科發布了其為惠普制定的新戰略,將重點發展定為三大方向:向云計算挺進,一系列面向個人消費者和企業的互聯網接入硬件及軟件。
從李艾科上任來的策略來看,他已經意識到了惠普的問題所在,但并沒有找到有效的戰略去改變方向。從其發布的惠普新戰略來看,“顯然還是采取跟隨戰略。”曲曉東評價道。
軟件和服務背景出身的李艾科,似乎可以彌補惠普的短板。 “但作為職業經理人,李艾科要確保自己任期內的業績增速,確保自己不被干掉。”一位了解惠普的人士分析道,“業績不容有閃失,公司一面要高速增長,一面還要轉型,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資料
惠普之道的核心價值觀: “惠普之道”有五個核心價值觀:相信、尊重個人,尊重員工; 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 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騙用戶,也不可以欺騙員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 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來完成,并不是靠某個個人的力量來完成; 相信不斷的創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惠普歷史上主要高管的政策
普萊特:在惠普工作33年,在1992年11月至1999年間擔任惠普的總裁和CEO,將惠普創始人休賴特(William Hewlett)和戴維·帕卡(David Packard)創造的企業文化賦予人性化。他領導期間的惠普穩健發展,沒有大的失誤,沒有丑聞,沒有大規模裁員。
卡莉·菲奧莉娜:1999年7月,惠普高薪聘請朗訊女將卡莉任CEO。這是惠普第一次聘任職業經理人。她到惠普之后成為一個閃耀的明星,一改惠普以往領導人“平民”、“低調”的作風。同時,她也開始了對惠普的改造 ,用“速度”、“變革”、“市場”取代原來的“穩健”、“協作”、“人本”。她在任期間,惠普完成了當時IT業界最大的一個收購案——收購康柏。她的戰略拯救了惠普在消費領域的影響力,但沒能挽救惠普整體業績的下滑。最終被董事會放棄。
馬克·赫德:入職惠普之前曾在NCR公司擔任CEO。他延續卡莉時代的戰略,但他努力的方向是簡化公司、降低成本。他在任期間惠普業績得以恢復,并且度過經濟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在此期間,惠普超過戴爾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超過IBM的總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IT企業。但馬克·赫德剛一上任,就宣布在未來6個財季里削減1.45萬員工,近員工總數的10%,在內部造成恐慌。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