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旺
又見人聲鼎沸,國際板似乎呼之欲出。
國際板的開設,表面上看是證券業內的事情,但其對于整個金融和司法體系等相關領域都有巨大沖擊。
作為一個新興加轉軌的資本市場,不引入國際監管準則,沒有集體訴訟制度,沒有舉證責任倒置,股票發行制度、司法等眾多領域不與國際接軌,如何監管前來融資的國際巨頭們?難不成把他們也培養成一個個“只知融資,不給回報”的鐵公雞?
實際上,比起虛頭八腦的國際板來,券商圈子里的一個傳聞更讓人欣慰。
據悉,招商證券近日剛剛吃了證監會的一個“閉門羹”。
招商證券直投子公司招商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資本”)曾以增資方式入股湘江產業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產業基金”)及其管理機構招商湘江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管理公司”)。
如今,招商證券擬向管理公司的另一股東長沙市厚水投資咨詢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厚水投資”)委派有限合伙人,并就以下問題向證監會咨詢:招商證券高管、保薦代表人等人員能否出資并擔任厚水投資的有限合伙人?招商資本人員能否出資并擔任厚水投資的有限合伙人?招商證券能否通過上述人員代持方式出資并擔任厚水投資的有限合伙人?
最終,證監會回應稱,招商證券高管、保薦代表人等證券公司人員和招商資本人員出資并擔任厚水投資的有限合伙人,參與直接投資業務中的產業基金業務,將產生利益沖突風險。
如此簡單的問題,招商證券居然會向證監會提起咨詢。的確讓人唏噓不已。
業內人士判斷,證監會此次的否決態度或許說明,其正在規范券商直投的監管。因為券商直投公司的“精準投資”備受市場質疑,在IPO產業鏈中“直投+保薦”模式也是市場詬病的重點。
事實也證明,此前成立的券商直投公司和券商參與的產業基金等管理規范并不到位。國信證券旗下的國信弘盛就是一例。
盡管深圳證監局早在2010年9月29日《關于要求證券公司及其直投子公司切實防范利益沖突并公開披露相關制度安排的函》(以下簡稱《防范利益沖突函》)中明確規定:直投子公司在人員、機構、資產、經營管理、 業務運作等方面相互獨立;嚴禁投行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違規從事直接投資業務;直投子公司管理人員、從業人員應專職。
然而,國信證券直投子公司國信弘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華勇、國信弘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龍涌,國信弘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鄢維民和國信弘盛投資有限公司監事胡濟榮等四位主要管理人員卻都是兼職者,其中胡華勇和龍涌更出現在了證監會披露的保薦人代表(隸屬于國信證券)名單中。
《防范利益沖突函》還規定,直投子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中,直投子公司人員數量不得低于1/2,證券公司人員數量不得超過1/3。而在國信弘盛的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中,過半委員都是兼職擔任,其中除了胡華勇、龍涌、郭永青、龍飛虎 、張劍軍也出現在了證監會披露的保薦人代表(隸屬于國信證券)名單中。
可見,除了嚴刑峻法,A股市場還有很多游戲規則需要重新制定和嚴格執行。
與其引進國際企業前來融資圈錢,不如扎實做好自己的監管。一個資本市場成熟與否,不是看他有多少大公司來圈錢,而是其最小的投資者能否得到切實保護。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