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華賓 選稿:陳珠還
東方網記者劉華賓5月20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專欄)20日在2011陸家嘴論壇表示,“復蘇最快”的中國經濟需要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作為一個全新的監管理念,“宏觀審慎性政策”理論基礎在哪里?央行在宏觀審慎政策中扮演什么角色?今天下午,參與陸家嘴論壇第三場全體會議的嘉賓提出,面對此前滯后于金融創新的金融監管,宏觀審慎政策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微觀審慎政策失靈 宏觀審慎走向前臺
“微觀審慎性政策失靈,宏觀審慎性政策出爐。”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專欄)提出,金融危機暴露出金融監管滯后于金融創新,傳統的微觀審慎性政策不再發揮作用。比如,商業銀行不再主要依賴存貸款等傳統業務,而是越來越多依賴市場來獲取收益。同時,大量影子銀行體系的金融機構、金融工具出現,“沒有銀行之名,但有銀行之實”,超出了傳統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視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介機構的投資銀行,也“越界”扮演金融活動當事人,全面介入傳統的金融業務,還有各種機構化金融工具以及第三方支付清算體系的產生,可以不依賴央行解決資金需求和支付清算,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也讓針對產品和市場的微觀審慎政策失效,新的管理理念必然走向前臺。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給宏觀政策帶來新視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提出,宏觀經濟政策和微觀審慎猶如左右手,傳統理念認為,兩者結合就能穩定金融市場,但金融危機的“教案”顛覆了這種理念。微觀審慎政策只關注單個機構的穩定,不能保證整體金融系統的穩定。與此同時,宏觀經濟政策運用貨幣政策控制CPI,但我們對資產價格的通脹往往了解很少,結果一方面風險增加,杠桿增加,同時資產價格又出現泡沫,最終導致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此,介于兩者之間的宏觀審慎政策被賦予新的使命。
“央行要在宏觀審慎監管中發揮主導作用”
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出臺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但也帶來了物價上升、資產泡沫等副作用。此間參與論壇討論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專欄)提出,央行要在宏觀審慎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這是今后世界監管改革的大趨勢”。
“本次金融危機表明,中央銀行是唯一能在短時間內向金融體系和社會注入流動性的機構,是恢復市場信心的權威機構,是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吳曉靈認為,對單個金融機構的監管,不能提高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她指出,央行壟斷了現鈔發行權,扮演了最后貸款人的角色,可以在金融危機中采取措施拯救市場信心,也自然要承擔監管系統風險的職責。吳曉靈認為,央行在金融監管中發揮主導作用,關鍵是要掌握金融機構的監管信息,并保留在有疑問時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的檢查權,“這是保證貨幣政策有效實施、維護金融穩定的先決條件”。
中國2003年形成了“一行三會”的監管格局,但至今沒有形成監管協調的常規機制。吳曉靈認為,金融體系的監管框架中,應妥善處理貨幣政策、金融監管與消費者保護的關系,三者形成協調與制約的有效搭配。“我不主張宏觀審慎監管的所有職責都向央行集中”,她表示,中國金融監管體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央行與監管機構各自定位,中央銀行管宏觀政策,“三會”機構管微觀監管。同時處理好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之間關系,以功能監管維護市場統一秩序,以機構監管保證單個機構的審慎合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