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詹鈴 深圳報道
在2011年5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三峽環保問題被公開敲響了警鐘。
對于整個中國水電行業來說,這顯然都不是個好消息。被稱為“清潔能源”的水電工程,由于水質污染、生態多樣性危機、泥沙淤積、地震威脅等接踵而至的環保問題,日益成為環保專家眼中的“破壞者”。
“水電,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火電造成的污染更嚴重。”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凌江甚至如此表態。
對于2008年至2010年之間曾被大規模停批的水電項目而言,這將意味著什么?“今年水電乏力以及長江下游的干旱,給了水電發展沉重的一擊,剛剛解凍的市場或將再度減速。”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對本報記者稱,水電的發展一直就在爭議中前行,而此次國務院的公開表態,可能將對大型水電項目的推進產生影響。
不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多位能源專家均表示,對三峽工程一系列后續環保問題的披露,更多的是為了讓水電企業引起注意,避免今后出現同類問題。在他們看來,為了達到2020年“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15%”的目標,對中國來說,“發展水電仍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水電爭議
“三峽工程在發揮巨大綜合效益的同時,在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論通過了《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和《長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會后的官方公告中,對于三峽工程環保問題的一系列措辭,把爭議已久的水電工程環保隱患擺上了桌面。
據重慶移民工委書記譚棲偉披露,作為全國地質災害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重慶三峽庫區隱患點達10792處。蓄水175米高后,已發生地質災害及險情252處(其中新發生172處),有2500余處監測預警點可能復活。同時,庫區山高坡陡,石漠化現象相當突出,水土流失面積占48.6%,大量的坡耕地、劣質耕地需要改造。
而凌江也稱,環保部在處理一個水域因水電開發而造成的水污染問題時發現,由于水流減緩和富營養化,該水域“水白菜瘋長,水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此外,水電開發還帶來了移民后移,地質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損失十分巨大。
“事實上,環保部與能源部兩大部委,對于水電的發展一直存在很大爭議。能源部非常支持作為清潔能源的水電發展,而環保部則對于大型水電開發,特別是三江流域的開發則持保留甚至反對意見。”一位電力行業人士對記者說,2008年至2010年之間,環保部停批了一大批水電項目,這使得國家“十一五”期間,水電的開工率遠遠低于當初的目標。但是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目標下,從2010年下半年起,環保部最終對水電審批陸續放行。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十一五”期間,本來預計核準7000萬千瓦水電,實際只核準2000萬千瓦的水電項目!笆晃濉蔽春藴实暮芏囗椖啃枰健笆濉眮砗藴,再加上“十二五”需要核準的項目,預計2011年至2015年需要新核準1億千瓦的水電項目,才能保證2020年的碳目標實現。
三江隱患
“在‘十二五’期間,大多數水電工程都將會在西南流域上馬,因為西南地區是我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痹谝恢绷νξ覈姲l展的張博庭看來,雖然我國水電規模和發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開發程度遠低于世界上發達國家,如美國約82%,日本約84%,加拿大約65%,德國約73%,法國、挪威、瑞士均在80%以上。同時,中國水力資源開發落后于巴西、埃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水電開發率已超60%。
在國內水電開發熱潮中,位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橫斷山脈地帶,因水資源潛力巨大,在近年來已成為各發電集團的“必爭之地”。
2010年下半年以來,曾被環保部強力叫停的金沙江龍開口和魯地拉兩大水壩工程相繼通過環評開工。而2009年,環保部對這兩項分別屬于華能、華電集團的工程的評價是,“對金沙江中游生態影響較大”。
而金沙江流域最大規模的水電開發則屬三峽集團。三峽集團負責滾動開發金沙江,組織建設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四個巨型電站。這四大電站規劃裝機容量4300萬千瓦,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到2020年完工后,年發電量可達1753億千瓦時。
據國泰君安分析師韓其成統計,2010年下半年以來,通過審批的大水電站至少有15個,裝機容量4864萬千瓦,投資額約2500億元。
而就在幾大發電集團爭相向西南挺進的同時,西南地區脆弱的生態以及頻發的地質災害,已引起了許多環保及地質專家的巨大反對聲浪。
對于三江流域,特別是云南怒江的開發,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專家孫文鵬是堅定的反對派。
在從事了幾十年地質構造研究的孫文鵬看來,三江流域都是在深大斷裂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中怒江最危險,地質構造上切割得最厲害,沿途都是高山峻嶺。“怒江六庫以北基本上是沿斷裂面以滑動為主,地震可能性小,位移的可能性大,錯動比較容易,容易產生滑坡、坍塌,破壞壩址。而六庫往南,則是容易產生斷裂和地震。”
孫文鵬認為,雖然美國、歐洲等地水電利用比例高于我國,但并不能簡單予以對比,因為地質構造不同,美國、歐洲沒有這么多丘陵地、山區。
“三江流域危險性很大,有了水電站,災害就會加倍。一旦潰壩,不可想象,危險性是很明顯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已經是大自然給我們警告了!睂O文鵬稱。
必須的選擇?
當專家們還在為大型水電項目爭論不止之時,7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電荒正在襲擊中國的浙江、江西、湖南等多個省份。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除電煤價格高企之外,電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電源建設跟不上電力需求的增長。
其中浙江省是最缺電最嚴重地區之一。在嚴峻的缺電形勢下,浙江能源集團緊急動工建設總投資78.9億元的舟山六橫電廠,年發電量可達175億千瓦時。
相對水電、核電漫長的建設周期以及同樣面臨環保和安全壓力來說,火電電源建設周期短的優勢非常明顯。
不過,在接受記者采訪的能源專家們看來,重新走上“向火電傾斜”這個回頭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專欄)對記者稱,“目前三峽工程有一系列環保后續問題,只能說是今后要引起注意,更努力避免這些問題。為了達到2020年一次能源結構中有15%的清潔能源的目標,我國水電發展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而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也認為,中國目前火電的比例太高了,火電造成的污染還不僅僅是溫室氣體,還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粉塵,特別是一些重金屬污染,更加危害人們的健康。“對于中國來說,火電比例必須降下來,以水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也是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