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新麥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
專家稱炒作開始升溫,但糧價不會像去年那樣明顯上漲
記者 白田田 張興軍 北京 河南報道
夏糧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離新麥上市也不到一個月時間。由于去年夏糧因天氣災害減產,曾造成價格上漲、市場搶購等連鎖反應,當前的糧食市場又進入了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窗口”。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麥收獲在即,市場對天氣的炒作又開始升溫,但受到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糧價不會像去年那樣明顯上漲。預計近期各地出現的旱情對小麥行情影響有限,市場關注重點已經轉向今年新糧上市的價格趨勢及收購格局的變化。
大勢 糧價到了方向選擇期
從去年糧價的走勢來看,年中是糧價加速上漲的“時間窗口”。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2010年上半年谷物價格指數略微下降,6月份起該指數開始快速攀升,至12月份的漲幅達到57%。
中國社科院的分析稱,2010年上半年,國內小麥市場價格相對較為穩定,從1月的每公斤2.01元上漲到6月的2.05元;自6月新麥上市以后,價格快速上漲,從每公斤2.05元上漲到2.18元。國內期貨市場,2010年強麥成為7月份商品市場的領漲品種,而早秈稻上半年小幅穩步上漲,下半年則走出大漲行情,連創歷史最高紀錄。
“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新糧上市時價格應該會逐漸下跌。”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但隨著國家提高最低收購價,市場參與收購的積極性比較高,包括其他一些行業的資本也進入糧食市場,使得2009年特別是2010年新糧上市時反而出現價格走高的情況。
今年以來,國際糧價2月份達到自2008年以來高點后有所回落,國內糧食價格走勢也較為平穩。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分析師申洪源分析指出,我國目前小麥存量充足,市場投放穩定,調控政策到位,面粉消費平穩,這決定了行情不會有大變動。從期貨行情的走勢來看,鄭商所強麥1109合約在前期持續震蕩下跌,進入5月份后,該合約強麥在2750附近弱勢波動,上攻乏力。
然而,在天氣、炒作、政策調控、大宗商品市場波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當前的糧食市場仍存不確定性,有學者甚至認為夏糧以及秋糧產量將對下半年的物價走勢起到重要作用。
金鵬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曉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產量減少帶來糧價上漲的預期下,糧食價格會出現上漲,但今年的情況特殊。因為目前商品價格普遍處于高位,而后期物價調控政策壓力不容小視,糧價不會明顯上漲,而應該是波動加劇。現在糧價到了“方向選擇期”,存在多方面的炒作題材,是漲是跌還不好定論。
炒作 天氣炒作重新升溫
記者了解到,經過2月份對小麥主產區低溫、干旱的一輪炒作,目前炒作天氣又開始重新升溫。張曉磊說,去年商品價格的上漲,伴隨著氣候災害頻發的影響,預計今年市場對天氣的炒作會更加劇烈。
據農業部的消息,今年汛期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可能偏高,多雨范圍較去年偏小,干旱范圍比去年增大、程度加重;多雨帶主要集中在黃淮、江淮地區,淮河等一些流域和地區可能發生嚴重暴雨洪澇;臺風登陸較常年偏多,災害影響比去年重,預計氣象年景總體偏差,今年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將面臨嚴峻挑戰,農業抗災奪豐收任務十分艱巨。
河南省息縣種糧大戶柳學友向記者介紹,今年一共種了4000多畝麥子,相比起來,其中早麥長勢較好,晚麥因為受到干旱影響,長勢較差。
“早麥的畝穗數已經基本定型,正常情況下畝產達到1000斤左右應該問題不大,但是晚麥因為受旱,有的葉子都卷起來了,加上干熱風的影響,部分麥穗還出現空粒現象。”柳學友說。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楊汴通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全省的情況看,當前小麥正是抽穗揚花期,隨著5月6日進入立夏后,氣溫迅速走高,小麥由此進入需水高峰期。如果旱情持續發展,可能使得小麥揚花不充分,影響到受粉,進而導致穗小、粒小,所以這一階段的抗旱工作尤為重要。
近期,冬麥主產區迎來了入春以來最大范圍的透雨,農業旱情得到一定緩解。柳學友表示,目前旱情有所緩解,但整體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另一方面,由于氣溫持續偏高,加上干旱少雨,這使得今年小麥的病蟲害比往年要輕很多。
焦善偉認為,當前到新麥收獲不足半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影響產量最關鍵的因素是“干熱風”和“連陰雨”,如果這兩個影響正常生產的天氣變化范圍不大,強度比較小,今年小麥產量達到正常年景的水平還是可以期待的。
焦善偉說,新麥馬上要上市,市場能夠關注到的只能是天氣了,在期貨圈和糧食圈都進入天氣炒作的時間段。不過,申洪源認為,當前旱情對小麥產量實質的影響不大。從近三年我國小麥價格變動的規律來看,引起小麥市場價格上漲或下跌的主要原因多是和國家有關的政策有關,而和氣候災害的聯系較少。
熱點 市場關注新糧收購
“由于新麥收獲在即,市場關注重點已經轉向今年新糧上市的價格趨勢及收購格局的變化。目前陳麥市場行情明顯低落,這種趨勢會不會對新麥開秤價格產生影響,尚無定論。但可以預判的是,如果能夠從‘合理控制貸款規模,規范監督收儲資質,嚴格打擊囤積居奇’這三方面加強控制,今年新麥收購將沿著‘合理、有序’的方向前行。”申洪源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了解,2010年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預期不斷強化,一些地方的糧食收購市場出現搶購現象,糧食收購價格全年整體上呈現出持續走高的態勢。
焦善偉說,前年和去年小麥主產區都受到了干旱、低溫的影響,使得市場主體對當年的小麥產量和質量持不樂觀態度。由于擔心后期原料供應得不到保證、擔心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提高生產成本,所以新糧一上市,收購主體就紛紛搶先進入市場,加工企業也提前布局,從而推高了糧食價格。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關部門加強了對糧食收購市場的規范,包括叫停中儲糧的非政策性糧食收購業務。5月17日,國家糧食局將召集多省市糧食局、中儲糧、中糧、華糧、中紡等部門和企業,召開主產區夏季糧油收購工作座談會,研究分析今年夏季糧油生產和收購形勢,安排部署收購工作。
焦善偉說,前一段時間,政策已經在打“預防針”,可能對今年的收購主體進行限制,對收購貸款把控得更加嚴格,今年新糧收購市場不會出現前兩年那樣的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國家通過投放最低收購價小麥來保障供應,也會讓一部分收購主體持謹慎心理。
從農民的糧食銷售情況來看,焦善偉認為,因為抗旱增加了澆地的成本,其它農資成本也都在不斷上漲,今年農民對小麥價格的期望值進一步提高,惜售心理比往年可能還要更加強烈。
申洪源認為,雖然農民會因災增加種植成本,提高糧食售價,但是,對后期“由政策變動導致市場價格上揚”的良好預期才是他們捂糧惜售的關鍵原因,正所謂“成本有限,預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