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圖
成本壓力增大 產品漲價受限 應對4月份PPI環比上漲——
盡管最新公布的4月份PPI同比漲幅從上月的7.3%降到這個月的6.8%,但PPI環比仍處持續上漲的態勢。而上月PMI數據顯示,在強大的緊縮壓力下,企業生產略有下降,庫存與就業等數據顯示制造企業正處于徘徊階段。
一方面,金屬、糧食等大宗商品,國際油價仍在高位震蕩,我國制造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盡管國家發改委頻頻“約談”企業,不少企業為轉嫁成本壓力仍在想盡各種辦法。
食品飲料業
變著戲法轉嫁成本
在CPI上漲的過程中,不少食品飲料企業展示了其成本轉嫁能力。而相關上市公司一季報統計顯示,這些公司的凈利潤仍達到53億元。
本報訊 (記者劉俊)記者昨天在廣州市面發現,600毫升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仍在超市架上銷售,生產日期都比較新,顯示為4月底出廠。不過,飲料包裝變小似成趨勢。原葉茶飲料、純果樂果汁飲料、昆侖山礦泉水、屈臣氏蒸餾水等也紛紛推出了小包裝產品。
可口可樂在華聯系人表示,這次一些城市推出的500毫升包裝,是綜合考量市場上各方面因素而謹慎做出的。
可口可樂在廣東的裝瓶廠太古透露,去年含汽飲料銷量跌5%,內地業務利潤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成本(尤其是糖)大幅上升。
記者還了解到,百事可樂也正著手推出500毫升的可樂。百事表示,“這一舉措與消費者單次飲用量越來越小的發展趨勢一致。”
成本上漲不改業績增長
到底原料壓力對食品企業影響多少?數字最能說明問題。翻查一季報,食品制造業公司今年前3個月合共錄得營業收入360億元,同比增長21%,這也是除2009年外第二低的增長速度。
雖然食品企業總在埋怨綜合成本上漲,但行業并沒因此出現赤字,相反一季度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合共賺了凈利潤53億元,不過是增速下降而已,顯示“借成本”的能力很不俗。這也解釋了為何近期有關食品行業協會屢屢呼吁企業在保持“合理的利潤空間”的情況下應該維持價格穩定。
記者留意到,曾經被發改委約談的白酒業在CPI走高的情況下賺錢能力不減反增,這主要是白酒前期一直大打“量升價漲”牌的結果。乳業的情況也不差。雖然去年遭遇原料奶漲價,但乳業股的業績在一季度開始“轉暖”,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9%,高出了2010年同期的水平。(劉俊)
物流行業
成本增加直接推高PPI
本報訊 (記者黃佩)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仁洪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影響工業品的價格主要是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而前者的變化往往比較緩慢,因為采購的原料一般都有周期性,但物流成本的變化則是直接的。“影響物流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就是燃料的漲價、人工成本的增加和過路費等。”馬仁洪說。
馬仁洪表示,我國的物流成本在全世界最高,占整個商品成本的17%~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多。這是因為我國的收費公路全世界最多,目前過路過橋費已占到運輸成本的20%~30%。
運費漲會傳導給下游商品
物流牽著生活和生產兩頭。從原材料采購一直到終端市場都離不開物流。馬仁洪表示,“物流價格的上漲勢必影響終端消費品的價格。”
更讓人擔憂的是,PPI上漲將影響企業利潤。因為物流成本的上漲向下游轉移比較容易,但工業制造業卻很難向下轉移。“企業不會做虧本生意,利潤下降帶來的結果可能是產品生產的偷工減料。”一位業內專家說。 “如果能夠降低物流成本,則對維持物價穩定有明顯作用。”馬洪仁說。(黃佩)
從汽車企業來說,成本往往受到多項上游原料輸入性通脹的影響,成本壓力自然也大。不過由于年內汽車銷售前景不理想,汽車業轉嫁成本壓力的“招數”并不太多。
汽車業
成本壓力難有大改善
本報訊 (文、表 記者 劉俊)汽車的上游原料眾多,涵蓋了鋼材、塑料、動力總成、輪胎、玻璃、電子等零部件行業。
記者留意到,雖然汽車原料成本上漲明顯,但隨著汽車銷量4月份出現27個月來首次負增長,汽車企業卻不敢輕易提價。
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在輸入性通脹與成本推動型通脹等多重壓力下,去年下半年來汽車原材料如鋼材、橡膠等成本不斷上升,在需求無法大規模釋放時,利潤率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
對多數汽車企業來說,為降低原材料價格風險采取了分散供應商、簽訂長年供應合同等措施,同時和更多國內原材料供應商合作都是抵御原料漲價的普遍做法,不過其議價能力往往和銷量有關。
長江證券認為,由于成本上升的壓力在二季度難以大幅改善,汽車的銷量增速也難以大幅提升,汽車股向上的空間將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