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前夕,國家發改委網站通報了9家商貿企業的價格欺詐行為。其中,北京市君太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因“在降價促銷時虛構原價”受罰;上海市置地廣場商廈有限公司存在“打折返券促銷價高于原價”的情況。國家發改委表示,這些行為違反了價格法及《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的有關內容,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然而,現實中消費者遭遇的“價格欺詐”五花八門,有些“欺詐”行為打的就是法律的擦邊球。近日,北京的宋先生致電本報,訴說了他在家樂福超市(北京石景山萬達店)的遭遇。
消費者:促銷時發現“猛提價”
3月28日,宋先生到家樂福超市準備買幾只整理箱,當時標價是43.9元。隨后,宋先生看到店內張貼著“自3月31日起全場滿150元返40元”的促銷海報,決定搞促銷的時候再來買。
3天后,家樂福超市的促銷活動如期啟動,但宋先生發現整理箱的價格變了,漲到了每只79元。宋先生算了一下,如果買兩個整理箱,花費是158元,即便按滿150元返40元的優惠活動計算,158元-40元=118元,平均一只整理箱也要59元,比之前的標價要貴15元多。
宋先生感覺事情蹊蹺,取下價簽想仔細看看是不是這款整理箱的標價,誰知道這張價簽下面居然還壓著另一張價簽,印的是43.9元。
仔細對照后,宋先生發現,兩張價簽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單品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價格和打印日期。
“幸好我之前知道這款整理箱的價格,不然就被商家忽悠了。”宋先生認為,超市在促銷活動前突然提價的行為屬于虛構原價。他按價簽上公布的北京市發改委價格舉報電話(12358)舉報,但是始終沒有撥通。
官方:不構成價格欺詐
4月13日,記者到家樂福超市采訪時,促銷活動已不再是“滿150元返40元”了。記者在擺放整理箱的貨架前找了幾遍,也沒看到標價為43.9元或79元的整理箱。隨后記者請超市員工幫忙查找,這位超市員工說:“價格每天都在變,沒辦法找。”
在促銷活動前,商家突然“提價”的行為是否構成虛假宣傳?提價近八成(不考慮打折因素,從標價看),是否構成暴利呢?記者隨后撥打了石景山區發改委的價格舉報電話。
石景山區發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家樂福超市促銷前提價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不構成價格欺詐。另外,現有法律法規也還沒有提價限制,提價近八成也不屬于“暴利”。
這位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依照《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但是從宋先生反映的情況看,標價形式不存在欺騙和誘導消費者,而且促銷活動本身并不存在欺詐。因為商家有自主定價權,所以,家樂福調整價格行為,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不構成欺詐。
作為企業經營者,北京市人大代表、柯瑞生物工程董事長兼總經理齊清持相似觀點。“盡管家樂福超市的行為,從消費者的直觀感覺來看有點兒不占理,但是從法律上,從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看,屬于正當的商業運作,不存在問題。”齊清表示,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員成本、進貨渠道等等。如果商家的定價權受到約束,市場就會缺乏活力,商家的經營活動也就很難維持了。即使價格調整的時間就在促銷活動前,也不存在欺詐。
采訪中,記者希望得到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相關回應,然而按程序將采訪提綱發過去近半個月,對方一直沒有回音。
代表:商家在“忽悠”消費者
“我曾經在國外居住過一段時間,最明顯的感覺是,他們的打折促銷是真實的打折促銷。促銷活動一過,價格馬上恢復,而且絕沒有促銷前突然提價的情況。”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玉梅告訴記者,家樂福的調價行為即便從法律上不構成欺詐,至少在商家信譽上是有欠缺的。
“名義上搞促銷給消費者優惠,實際上如果按這個所謂的優惠價格購買,比原來的價格還要高。這其實就是在‘忽悠’消費者。”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協名譽會長陳舒建議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陳舒建議規范促銷行為:“規定每年的某些季節和某些時間為統一的促銷時段,平時則明碼實價。這樣既可以避免因價格的頻繁變動而造成的管理困難,還能防止無序促銷給消費者帶來的價格欺詐和價格困擾。”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澤民、宗慶后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對價格問題給予關注。陳澤民表示,隨著我國服務業和大型購物中心的快速發展,對完善和健全明碼標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現行《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從法律上規范交易行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專家:家樂福“鉆空子”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家樂福的“促銷”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和知情權,是明顯的“價格欺詐”。“因為促銷活動的本意是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價格優惠,這種先漲價后促銷的方式,實際上是在誘導消費者購物。”
“價格監督執法機構不認定商家這種行為是‘價格欺詐’,其實是在縱容商家,這是最大的問題。”劉俊海說。
承擔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課題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紅梅表示,從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來看,家樂福突擊提價的行為其實是鉆了法律的空子,不構成違法。但是在家樂福總部所在地——法國,法律要求商家要將“近期的價格變動”都明示出來,這將有效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導致消費者被誤導。而我國消費者因對一段時期內的價格信息不掌握,很容易被商家的促銷宣傳誤導(如宋先生那樣,促銷期間期待消費),從這一點來看,家樂福的行為實際上打了擦邊球,是我國的法律制度讓家樂福鉆了空子。
趙紅梅和劉俊海在接受采訪時均建議,在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時,應該明確規定商家要明示近一個月的價格變動情況,這樣,消費者對價格的變動就能夠做到心里有數。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謝文英 圖片為宋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