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斐斐
516
2011-04-25
張斐斐
2011年,隨著幾項新政的推出,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可謂人氣不減——香港推出人民幣計價的股票,而新加坡政府也在計劃成為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但火熱發(fā)展的同時,挑戰(zhàn)依然嚴峻,一方面,人民幣債券市場的供需失衡;另一方面,離岸人民幣的回流機制尚未形成,整個人民幣離岸市場依舊缺乏流動性,也為未來的發(fā)展埋下隱憂。點心債券市場會如何發(fā)展?人民幣計價的股票面臨哪些問題?本報專訪了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亞太區(qū)主席麥高明(John McCormick)。
經濟觀察報:你如待看待現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麥高明:我想只要市場監(jiān)管者允許,市場會進一步地向自由化的方向發(fā)展,而其規(guī)模在很大程度由流動性的水平來確定。現在香港的零售市場上,有非常多的流動性。香港市場人民幣存款已在4000億左右。到2011年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率可能是現有水平的2.5倍~3倍。所以,對于大陸或者國際公司來說,香港市場人民幣融資成本較低的優(yōu)勢將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而當這種債券的需求在幾年的時間內慢慢得到滿足后,我們很有興趣來觀察看銀監(jiān)會和中國央行允許市場進一步的自由化。這種進一步的發(fā)展可以包括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為這個市場提供流動性。金融市場是很聰明的,他們會迅速地制造出很多與匯率、利率等相關的金融衍生品、保險產品與資產管理產品。所以在自由資本市場上有的產品都會出現,而其速度主要取決于監(jiān)管者的意愿。
通貨膨脹可能是監(jiān)管層的一個擔憂,如果資本回流太快,可能會顯著增加資產價格。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控制金融市場的投機行徑,同時也不造成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太大壓力,這種升值的預期也是為什么現在這么多人持有人民幣的債券。
經濟觀察報:如何定義真正的人民幣國際化?其可能的步伐?
麥高明:我覺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在一個國家通過離岸市場,而非本土市場來實現其貨幣的市場化,這可能是我所知道前所未有的。
我認為人民幣實現真正的國際化有許多標志,比如無論在岸還是離岸市場,流動性的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中資企業(yè)與外資企業(yè)有能力將人民幣資金從離岸市場回流至在岸市場;在岸與離岸市場的利差與匯差的收益差別減小;投資者與借款者可以利用的人民幣產品的大幅增加;同時中國央行進一步擴大與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央行的人民幣互換額度;人民幣成為SDR的組成部分;人民幣被西方國家與投資者越來越視為穩(wěn)定的保值貨幣,更多的國家視其為儲備貨幣并增加其外匯儲備。
當然最根本的是放松資本賬戶的管制,實現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可兌換。這取決于貨幣的升值壓力與國內金融體制的健全。
經濟觀察報:目前人民幣點心債券市場在香港非常火爆,RBS成為了香港市場人民幣債券的第二大承銷商,如何看待這一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
麥高明:RBS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已經為工行亞洲、寶龍地產、TPV、 Singamas和RBS自己發(fā)行了23.1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從而成為了第二大人民幣債券的承銷商。
RBS預測,到2011年末,香港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存款就可以達到7000億~8000億元。因此,即使2011年離岸人民幣債券新增發(fā)行量達到去年的3倍,年底增至1800億元,也只相當于人民幣存款基數的24%,人民幣債券的需求遠遠超出了供給。
我們在離岸的人民幣市場也將推出一些新的產品,包括更讓市場有興趣的人民幣復合債券(編緝注:以人民幣計價,但以美元結算的債券,將匯率收益與結算貨幣的息率回報相結合)。
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fā)展現在僅處于起步階段,產品研發(fā)也主要以一級市場上的開發(fā)為主。所以雖然人民幣債券和股票市場會持續(xù)發(fā)展,但是結構性產品的出現還需要一段時間。這里主要的原因是市場深度還不夠,再加上離岸人民幣的收益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會處于一個相對低的水平。
離岸人民幣市場發(fā)展的速度是與中國央行加大貨幣流動性的決心程度緊密掛鉤的。人民銀行讓人民幣存款增長得越快,市場的深度與創(chuàng)新性就會發(fā)展得越快。目前離岸人民幣的主要投資者是那些希望分散貨幣風險并獲益于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基金經理和零售投資者。隨著一些指數提供商將點心債券加入他們的指數產品中,會有更多的基金經理加入人民幣投資的市場。另外,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近期也表示會增加人民幣投資以分散其儲備貨幣的風險。
經濟觀察報:很多人抱怨缺乏回流大陸市場的渠道。有什么建議?
麥高明:央行應該設立其他管道,包括讓外資企業(yè)或者外資的發(fā)行商將這些人民幣資金回流至大陸的資本市場。當然,這些外資公司需要在大陸有實在的制造或服務的項目。我想,有很多中國的銀行,包括中國的政府于去年在香港市場發(fā)人民幣債券都是為了利用便宜的融資成本。央行的人是一群非常聰明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我們需要耐心的等待。
經濟觀察報:4月19日,首宗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公開招股,市場似乎沒有之前的熱情,如何看待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的發(fā)行?有什么挑戰(zhàn)?
麥高明:我不認為香港市場的人民幣存量會是一個問題,但是如果向股市方面發(fā)展非常迅速的話,市場需要利潤與杠桿,買賣這些股票,或者利用它們作為擔保。就會出現市場上的乘數效應。這需要大量的自由的流動性。
另一件事需要注意的就是,人民幣幣值一直穩(wěn)定升值的,但在未來如果中國大陸經濟遇到較大的困難,可能就會出現人民幣匯率方向逆轉的情形,人們就會賣掉股票,債券,賣空人民幣,可能會提高利率,造成流動性的緊張。這也是為什么央行與中國政府會對人民幣市場化的進程如此謹慎的一個原因。
經濟觀察報:如何評價近期中國宏觀經濟?通脹會使得經濟硬著陸嗎?
麥高明:我只是在說任何貨幣都不可能一直保持升值,這是市場規(guī)律。但是中國經濟增長與西方相比還是很強勁的。很多亞洲國家很擔心食品通脹的威脅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大宗商品價格也是很令人擔憂。不過目前市場上的價格似乎已經見頂,如果關注一些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他們似乎已經在高價賣出。很明顯,中國在南美、非洲、澳大利亞和南亞進行戰(zhàn)略投資,來保證關鍵商品的供應鏈,同時,還有很多中國的交易商在對沖市場上也非常的積極,所以,我個人對中國政府控制通脹的能力有信心,他們有清晰的通脹目標與強大的工具。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