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娜
相關:稀土礦原礦資源稅標準4月1日起上調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曾是讓國人倍感自豪的優(yōu)勢資源,而今卻略顯尷尬。
據路透社昨日報道說,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中國稀土金屬出口價格平均水平已經突破10萬美元/噸,與一年前相比飚升了9倍之多。也正是由于國際國內的價格差導致稀土走私泛濫,進而引發(fā)私挖盜采,環(huán)境惡化加劇。
于今年開始,中國對稀土實行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國土資源部更是決定設立首批11個稀土礦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江西贛州就是其中之一。
據媒體近日披露,被譽為“稀土王國”的贛州,離子型稀土礦占全國保有儲量60%以上,自從贛州被設為稀土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后,稀土礦的緊張的稀缺越來越明顯,懷疑有人趁風“囤礦炒礦”。
贛州的這種稀土以離子形態(tài)吸附在當地的紅色泥土內,只要從山頂注入離子活性更活潑的硫胺,就能把稀土離子置換出來,然后在山腳挖一條收液溝,流出來的化學液體里面就含稀土金屬。加入碳銨或草酸后,沉淀出來的,就是稀土金屬。
原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副總工程師張祖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過去贛南遍地都是無證開采,村民在家支個大水缸,背幾簍紅土倒進去,加上硫胺,就能生產稀土。一些村民把這些沉淀物過濾,烘干,用磚砌個爐子焙燒一下,就得到稀土氧化物。一公斤幾十塊錢就可以賣到廣東,最后被走私出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稀土公司老板稱,盜采一噸稀土最少賺10萬。
網上檢索發(fā)現(xiàn),贛州大余、全南、龍南、信豐等稀土資源重點縣,均有大量關于盜采的舉報。
國家從2006年開始,對南方中重離子型稀土礦下達開采指令計劃,去年,國家給贛州下達的開采指標是8500噸。贛州市工信委副調研員、新聞發(fā)言人林小兵說,當地實際開采量每年會有超標。據行業(yè)內計算,當地的實際開采量起碼3萬噸。其中超出的兩萬多噸,大部分來自盜采和當地有證礦山的超采。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如果不能治理好盜采,設置規(guī)劃區(qū)反而是災難,因為合法開采可能減少,稀土原料價格飆升,更加誘發(fā)盜采。而且盜采者還會趁機囤積漲價,便將造成稀土深加工成本劇增。
然而,贛州治理盜采也有不得不說的難題:大量富含稀土的土地都已被私人承包了。
據了解,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存在于花崗巖風化殼中,在贛州分布很廣泛,8個稀土資源重點縣,幾乎每座山頭都有。剝去山皮浮土,下面的泥土就是含稀土礦。
這些山皮均是當地村民的林地或是耕地,而下面的礦則屬于國家。過去采礦權管理不嚴格時,有錢的個體老板只要找到村民,以每畝幾百元的價格承包山皮,就開始采礦。這兩年打擊盜礦越來越嚴,那些承包下山皮的人不敢隨便盜采,便高價轉讓給其他人。這在當地被稱為“炒山”。
目前在國家規(guī)劃的2500平方公里稀土規(guī)劃區(qū)內,有大量山皮的價格已經被炒得很高。作為贛州市政府全資擁有的贛州稀礦公司雖然名義上擁有全市稀土礦采礦權,但想要親自開礦,就需要花高價從那些“炒山者”手中,買回地皮,整合成本非常高。
全國稀土采礦證共103個,贛州擁有88個;近幾年,國家下達的中重稀土開采指標,70%以上分給了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