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凱
尚未增發即遭遇“砸盤”破發,長江證券“悲情”增發宣告結束。
3月8日傍晚,長江證券增發A股發行結果公告出爐。公告顯示,長江證券最終增發數量為2億股,募集資金為25.34億元。
而在此之前,長江證券此次公開增發的預期目標是增發不超過6億股,預計籌資76億元。
增發規模縮減了三分之二,而籌集資金則僅為預期目標的三分之一。
尷尬的還有主承銷商東方證券。公告顯示,此次承銷團包銷110,068,805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55.03%。
以此計算,東方證券至多要拿出近14億元的現金來包銷占比超過一半的長江證券增發股份。
“長江證券增發有兩家主承銷商,一般來說,兩家承銷商對包銷應該有分擔比例,但具體比例不在公告范圍,外界也就不得而知了。”3月8日,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老總對本報記者表示。
當晚,本報記者就增發事宜致電長江證券和東方證券多位高層,均未得到正面回應。
東方證券被動成第六大股東
長江證券公告稱,“公司公開增發不超過6億股(含6億股)人民幣普通股網上、網下申購已于2011年3月4日結束。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根據網上和網下的總體申購情況,協商確定本次最終發行數量為2億股,募集資金總量為25.34億元。”
盡管增發的股份規模大幅縮減至三分之一,發行結果還是不容樂觀。
公告顯示,此次優先配售股數為25,219,334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2.61%;網上通過配售比例為100%,配售股數為48,711,861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24.36%;網下申購配售比例為100%,配售股份為16,000,000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8.00%。
參與網下配售的機構投資者僅有兩家。“友情贊助者”之一便是與東方證券有同一股東背景(申能集團)的自家人——申能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其獲配400萬股;另外一家是中國工商銀行—中銀持續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其獲配1200萬股。
剩余的占本次發行總量55.03%的億余長江證券股份,將由東方證券為首的承銷團包銷。
在此前的增發招股說明書中,關于承銷方式的說明是,“本次發行將由主承銷商東方證券牽頭組成的承銷團以余額包銷方式承銷;長江保薦以代銷的方式承銷。”
從字面理解,承銷團中的長江保薦僅代銷而不包銷,因此東方證券獨自包銷可能性較大。不過上述券商投行部老總對本報記者指出,一般在私底下還會有其他協議以及補充協議,長江保薦也可能承擔一部分,只是不在公告范圍。
以極端情況來看,完全接盤這55.03%增發股份的東方證券,在把手中籌碼轉讓出去之前,將暫時躋身長江證券的第六大股東。
再融資“連續劇”
長江證券的再融資歷程就是一部悲情“連續劇”。
事實上,早在2008年5月,長江證券股東大會就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的議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90億元資金,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擴充公司業務。
但在隨后,“因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該公司推進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工作出現了許多不利因素。”
最終,長江證券董事會在2009年4月公告,同意放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同時審議通過2009年配股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配售3股,可配售股份共計5.02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40億元。
增發轉配股之后,長江證券的凈資本仍然只有67億元,未能跨越百億大關。
與此同時,同為區域性券商的國元證券則成功增發96億元,一舉邁入凈資本“百億”俱樂部。隨后,國元證券大舉拓展營業部至長三角、珠三角,連續增資旗下創新業務,攜凈資本實力向一線券商邁進。
此外,與長江證券體量相當的西南證券也緊隨國元步伐,于2010年9月完成60億增發,經此一役,西南證券總資產規模增加到近200億元,凈資產則由不足50億一躍突破百億。
長江證券迫切增發,追趕同類券商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
在此次增發的招股意向書中,長江證券給創新業務——融資融券預留的50億投資額度,現在看來,已成泡影。
在券商力拼消耗資本金的創新業務時代來臨之際,此次增發受挫,無疑給長江證券抹上了一層厚重的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