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今年宏觀調控注定要在權衡中度日。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與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1年任務的定調略有不同的是,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提法之后,增加了“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新提法。
臨近全國兩會,關于宏觀經濟政策的措辭出現了變化,中央又再次強調經濟環境極其復雜,并提出防止經濟過度波動,種種跡象凸顯了決策層對經濟運行的擔憂。先行指數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隱憂,匯豐中國預計2011年2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1.5,創7個月新低。
在前期從緊的貨幣政策下,本輪調控已8次提高準備金率,2 次加息,而這兩次加息都是落在準備金率調整的月度。歷史上只有在2007年實行“從緊”政策的時候出現過。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要注意防止由于對通脹的超調導致經濟的過分波動。由于對通脹形成的原因、對通脹發展的趨勢、對通脹可能帶來的結果看法不盡相同。“我擔心有可能對通脹產生一種超調,如果出現超調就會使宏觀經濟有過分的波動。”他說。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認為,“經濟增長與就業密切相關。而且,在政策密集出臺后,也需要有一個相對平靜的觀察期。”
由此可見,盡管通脹預期不減,但是緊縮政策卻在發生微妙轉變。
政策基調“糾偏”?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開局之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對比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1年任務的定調后發現,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提法之后,增加了“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新提法。這一改變,被認為是對緊縮政策下經濟增速可能發生的減緩發出預警。
從去年年末開始,決策層就著手布局2011年的物價調控工作。12月份接連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展與改革工作會議等一系列重要會議,都強調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從供給、流通、市場等各個領域予以部署,劍指2011年可能導致物價過快上漲的種種明暗推手。
但在一再緊縮的政策下,通脹預期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相反,卻誤傷了一部分中小企業。
2月23日,商務部到云南調研企業,座談會上了解到,云南省97%以上的外貿企業為中小企業,信貸政策的緊縮給中小企業融資帶來了困難。
云南天達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惠民對記者表示,目前企業正面臨資本金短缺,融資困難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企業運營,迫切需要增加融資渠道。
云南通海宋威農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公司面臨流動資金短缺問題,每年5月-10月銷售旺季,公司需要大量現金支付蔬菜款,銀行貸款審批時間長,融資成本高,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據國際信用保險及信用管理服務機構科法斯近日對中國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30%的受訪企業認為2011年最可能影響其業務的因素是緊縮貨幣政策和銀行收緊信貸。
企業融資困難的加劇,直接導致了各項經濟活動的降低。今年1月PMI為52.9%,低于上月1.0個百分點。而匯豐中國預計2月份PMI為51.5,創7個月新低。PMI是最重要的先行性經濟指標,若其創下7個月來新低表明經濟結構調整已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陣痛。
緊縮政策緩行
中國經濟已出現的放緩跡象,成為政策考慮的首要因素。
一位接近政策層的人士透露,高層近期也召開了好幾次會議,討論新形勢下的政策走向。盡管防通脹調結構仍是主要思想,但政策調控的節奏將發生變化。
目前,國內外經濟都面臨政策調控壓力。隨著經濟復蘇和物價上漲,歐美日政策謀劃退出。而國內政策調控將進一步累積效應,再加上北非、中東動亂,經濟下行趨勢風險加大。
“經濟的走勢的確越來越復雜。”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表示。
2011年對于中國決策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年,要在通脹環境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需要的是高超的平衡技巧。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如果今年前兩個季度經濟增速下降過多,到了第三季度政府肯定會出手拉動經濟增長。盡管在面臨經濟結構需要進行重大調整的時候,要想在高速中完成調整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還是都不希望經濟減速。
由此可見,今年中央的調控政策并不會采取一步到位。而按照歷次政策變動的時間點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一年方向,3月初兩會,6、7月高層調研都是政策的修正與準備時點。
兩會召開前,中央已經對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等調控政策給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發出預警。
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就此判斷,中央的工作重心已經發生轉移,從技術上遏制通脹轉向從利益分配上解決通脹可能觸發的公共風險。政府認為失業是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政策緊縮的底部已經出現,雖然下一步不一定會放松,但進一步緊的概率在減弱。
受訪專家也都向記者表達了一致的觀點,緊縮政策密集出臺的最強勁期已經過去。下一步宏觀調控政策將由緊縮向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