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2011年1月經濟數據 > 正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孫健芳 由于統計局對CPI調查方案進行了例行調整,最新的公布的通脹數據低于預期。
自中國經濟徹底走上平穩上行軌道之后,通脹數據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由于去年12月份同比增幅達到4.6%,今年1月受春節期間食品價格上漲和干旱引發糧食減產的預期因素影響,市場普遍預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會在5.2-5.5%之間。
然而2月15日統計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1月份CPI同比增幅為4.9%,環比漲幅為1.0%,遠遠的低于市場預期。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3%,居住價格上漲6.8%。
數據低于預期的原因是統計局對CPI調查方案進行了例行調整,在統計局答記者問的網稿件中,統計局對居住類提高4.22個百分點,對食品類降低2.21個百分點。
雖然數據低于預期,但一些投行仍認為,今年年初通脹將比2008年初嚴重,如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王虎之前表示,“08年初是結構性通脹,主要由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但這次卻是全面通脹,食品和非食品價格都在上漲。”
從數據上看,1月份同比4.9%的漲幅確實低于2008年1月8%的同比漲幅,但值得關注是,未來引發通脹因素中,非食品因素在不斷發酵,如PPI從2010年8月份到12個月就開始超預期反彈,2001年1月份PPI同比漲幅達到6.6%。
不過多數的投行仍表示,年內通脹不會失控。比如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先安就認為經歷第一個季度之后,通脹數據就會下行,他之前預測1-3月份通脹數據分別為5.5%、4.9%和5.2%。
但由于過去兩年資金超發,一些領域價格仍會舞潮弄浪。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2011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寬松的貨幣投放,若缺乏一個有效的市場進行稀釋,必然會在商品和一些資產領域發酵。
基于未來不確定漲價因素增多,之前投行們紛紛調整全年通脹預期,國泰君安上調2011年CPI預測均值從4%到4.8%,上調PPI預測均值從5.5至7.8%,而政府制定年內通脹目標則是4%。
中國政府也在試圖控制通脹,在2月8日年假結束前一天,央行在流動性上又踩一腳,年內第一次啟動加息工具。
一些政府部門開始吹風,中國可以容忍5%的通脹水平。比如在周日召開的匯率改革討論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表示,“如果我們能控制在5%,對經濟發展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危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