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汪靜,邱一丹
有人戲稱,北京的搖號購車政策,其實就是一場“全民賭博運動”。而1月26日,就是“全民參賭”的第一天。
當天,在北京廣安門橋東北角的北京交通委搖號現場,聚集了眾多心懷疑慮的媒體;而在電視機前,更多雙眼睛也在注視著中國汽車消費史上第一次如此“另類”的買車方式。
北京市交通委不僅請來公證處人員,還請到監察部門人士坐鎮現場。凸顯其心思縝密之處的細節在于,參與此次搖號的備選操作人員不僅包括代表官方的兩位人大代表、三位政協委員,還包括代表基層公眾的6位申購車主。
上午10點,搖號的神秘面紗被緩緩揭開。本輪搖號共放出17600個車牌號碼,共有187420 人參加搖號。15位(應為16位,一位人大代表缺席,由工作人員補齊)搖號代表中,8位為個人代表,另外7名是政府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其他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李素麗亦在其間。
工作人員隨機抽取6位搖號代表參與搖號,搖號代表抽取6個種子數字,工作人員將種子數字輸入到程序中,中標號碼就此生成。
搖號儀式僅進行了20余分鐘,但這之后的疑問卻一直在持續——
懸疑一:北京的購車搖號能否更透明?
“應該公布程式的計算方法,這樣就可以進行由種子數字(種子數字為6個隨機數字,將數字輸入程序可生成17600個中標編碼)和最終中標號碼之間的運算,從種子數字計算可以得出誰會中標,從中標結果也可以得出種子數。計算結果相符,才能證明這個系統是完全公正的。”以搖號代表身份出現在搖號現場的北京市政協委員朱良,在觀看了搖號全過程后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根據拍號和種子數字選取“雙隨機”的原則,這種搖號的方法是公平公正的。
此前,朱良曾多次為北京治堵方案獻策,其中一條建議為“可開設價格低于出租車、高于公交車的公交專線”。在搖號政策未公布前,北京市交管部門還邀請其參加搖號政策的討論會議。
負責搖號程序研發的太極計算機公司交通事業部總經理李華鋒向記者表示,種子號碼是通過一個程序計算出中標號碼的,該計算程式采用國標,“若相關部門允許,太極公司可以公布計算方法”。
盡管交管部門在各方追問下承諾會公布計算程式,但迄今為止,該程序的計算方法并未被披露。
懸疑二:限堵政策將來是否會出現松動?
很多沒有搖到車牌號的消費者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北京能夠收回如此嚴厲的購車政策。而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奇瑞4S店總經理盧偉認為,政策松動的可能性不大,他甚至預言北京將出臺更為嚴厲的治堵措施。他的依據來自此前公布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機動車的數量要達到500萬輛的交通發展指標,而2011年北京機動車總量就將突破500萬輛。
有趣之處在于,北京市交通委對政策是否會松動的態度卻比較“曖昧”。在發布治堵新政的同時,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今后會根據北京市的環境和城市交通的承載能力,對治堵措施進行一些相應調整。在這次搖號后,根據現實情況可能還會做相應的調整。”
實際上,決定政策走向的關鍵不是北京到底有多少輛車,而是它能承載多少輛車出行。政策松動的希望顯而易見:“十一五”期間,北京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達2500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37%,京城四通八達的交通骨架基本形成。
“公共交通逐步發達,輔之以北京開車出行成本的大幅提高,大量有車族可能通過公共交通出行,北京不堵了,就沒必要治堵。”北京麥威咨詢公司總經理程文兵向記者表示,“那時限制買車就失去意義了。”
懸疑三:2011年,北京到底能賣出多少新車?
從政策本身看,北京每月將只會發放兩萬個新車牌照,一年下來,通過搖號誕生的新車牌照只有24萬個,如果搖到號的消費者全部實現購車,那么,2011年北京通過搖號購車的數量也就只有24萬輛。
不過,24萬輛這一數字并不會是2011年北京車市新車銷量的全部。
政策細則規定,三年以上舊車出售后允許直接獲得新車指標,三年內車輛出售后不允許直接獲得指標。購車時間在三年以內的2008年~2010年,北京銷售車輛約為210萬輛,而北京現有機動車480萬輛,以此推算,2011年,北京可以更新置換的車輛基數為270萬輛,按照北京目前每年10%左右的更新置換率,2011年,通過更新置換購得新車的數量大約可能為30萬輛左右。
于是,加上搖號購車的24萬輛,2011年北京新車銷售數量應該在50萬輛左右。這一數字與2008年北京汽車市場的新車銷量相當。但在2008年,北京僅有300余家4S店,如今,北京的4S店數量已經變成了430家。此外,北京還有6個大型新車銷售市場。
競爭環境的嚴酷已然擺在眼前。“將有更多來自北京的新車流入外地市場。盡管很多廠商不允許跨區銷售,但在沒有更好的對策幫助北京經銷商的前提下,大家往往也就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對廠家而言,多賣車才是最重要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企業市場部人員透露。不過,2011年到底會有多少新車從北京銷往外地,該人士并沒能給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答案。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