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Sheard
在《2010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我們預測多數新興市場地區將強勁復蘇,而發達世界復蘇較緩。金融危機將讓發達國家的復蘇長時間籠罩在陰影中,但新興市場可能會在內需的驅動下實現經濟的強勁增長。事實發展基本符合預期,對2011年的全球經濟預測,我們仍維持這個方向,并提出三大重要前提。
第一,在2008~2009年經歷了危機和經濟大衰退之后,我們預期2009年早中期開始的經濟擴張將得以延續,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4.3%(2010年的增速可能是4.8%):除非出現重大的沖擊或政策失誤,否則全球經濟以及任何主要經濟體都不可能重陷衰退。
第二,我們預期全球經濟復蘇將保持雙軌運行,新興經濟體的增速(2010年可能增長7.4%,2011年增長6.6%)遠超過發達國家(2010年增長2.6%,2011年2.2%):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國內基本情況普遍良好,而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增長繼續面臨金融危機余波帶來的逆風。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中將有近四分之三來自新興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其中幾乎有一半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貢獻。按照我們的預測,中國對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是美國的三倍,而印度的貢獻相當于西歐和日本的總和。
第三,危機后的全球經濟要實現重新平衡面臨重重波折:全球經濟的失衡和緊張局勢可能仍是市場波動性和經濟前景下行風險的主要原因。許多新興經濟體的產出缺口(部分經濟體一開始就非常小)已經或者正在閉合(早于發達經濟體),并且新興市場的高速發展可能會繼續吸引全球資本大量流入,這使得政策管理更加復雜并提高了經濟過熱和政策失誤的風險。
經濟學中的路徑依賴理論合理提出,經濟以前的發展道路會影響到其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歷史很重要。這總是正確的,而當經濟受到重大沖擊時尤其如此。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情有可原(很長一段時間來各種過剩和失衡問題不斷加劇),并且危機后的余波及遺留問題的解決將繼續拖累經濟,影響到2011年以后的發展。這場危機及其相應的政策反應會產生自身的問題和意想不到的結果。
(作者為野村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