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行業對于進口鐵礦石的熱情終于出現降溫,這也使得鐵礦石進口量有望迎來10年以來首次下降。然而,雖然全球最大買家中國對于進口礦的需求下滑,但礦價卻依舊以“不合理”的幅度上漲,這使國內鋼鐵行業陷入了“低增長和微利”階段。
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只有6900萬噸,而到了2009年猛增到6.27億噸,對進口礦的高依賴度也使得鋼鐵行業注定被三大礦業巨頭牽著鼻子走,于是減少礦石進口量成為很多鋼企追求的目標。
在昨日結束的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網年會上,“我的鋼鐵”網礦石高級研究員高波表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為5.03億噸,相比去年下降8%;全年預計進口鐵礦石將在6億噸左右,或將比去年稍低。”一位業內專家更是指出,今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有望迎來10年首降。
然而,需求量的下降并沒有按照市場經濟的杠桿相應拉低礦價。此前,一家鋼鐵行業分析機構公布了一組令國內鋼廠頗感憂慮的數據:今年1-11月份,國內累計進口鐵礦石同比減少了600多萬噸,而花費卻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57億美元,僅11月份進口鐵礦石價格同比就上漲了50.45%,相當于鋼鐵企業多支出了1700多億元人民幣的采購成本,這比整個國內鋼鐵行業的利潤還要高。
“中國鋼鐵行業現在的境況還是十分艱難,不能因為鐵礦石進口數據的下滑就對未來生產成本過于樂觀。”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胡艷平告訴記者。“確實,今年由于節能減排以及國內礦山產量加大等原因,使得下半年鐵礦石進口量有所減少。但另一方面,去年因全球經濟低迷,礦價走低,不少中國鋼企借機大量采購鐵礦石。這使得去年進口鐵礦石量非常大,所以今年的數字并不能說明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高依存度有了根本改善。”胡艷平說。
高波也認為,在鐵礦石有剛性需求的前提下,如過山車般攀升的礦石價格激發了國內采礦業的熱情,目前國內小礦山開工率很高,但效率低,無法同國外礦山相比。所以,現階段國產礦對外礦只能起到有限替代作用,而三大礦業巨頭仍舊處于絕對壟斷地位。
此外,高波還特別指出,現在部分礦山巨頭以“招標”來推高鐵礦石現貨價的做法非常值得關注。在“招標”模式下,鋼廠競相報高價,貿易商也跟著哄抬,鐵礦石市場由此出現需求下滑而價格上漲的怪狀。“這種狀況已經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憂慮,鋼鐵行業應該團結起來抵制招標模式的泛濫,政府也應出臺措施控制惡性競標的現象。”一位業內專家建議。
在國際礦業巨頭齊聲喊漲之下,瘋狂的礦價正在榨干我國鋼企的利潤。“今年中國鋼鐵業粗鋼產量達創紀錄的6.3億噸,但利潤率在國內工業行業中是最低的。”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透露,今年各行業平均利潤為6%,鋼鐵行業僅為3.5%。他稱,過高礦價帶來了不正常的上下游產業鏈的關系,“礦價侵蝕了鋼鐵的利潤”。再加上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況,“兩頭受擠”正在使中國鋼鐵業進入一個“低增長和微利”的階段。
駱鐵軍預測,2011年中國粗鋼產量估計在6.6億-6.7億噸,在國際環境方面,大宗商品在實體經濟仍然低速恢復中猛烈上漲,煤炭、礦石、鋼鐵一定也會加入其中。所以目前來看,鋼鐵價格存在著低估,后期會有修正,預期春節之后在資金和國內外需求的共同推動下還會有進一步的上漲。 (記者 肖瑋)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