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松才
多因素致煤價上揚
自今年9月份以來,國內煤炭市場行情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較大區域范圍內出現了煤炭供應偏緊,部分地區出現了煤炭供應緊張的局面,由于煤炭需求增加,供應不足,煤炭市場比較活躍,全國大部分地區價格出現了輪番上漲的局面。
資深煤炭市場專家李朝林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煤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煤價依然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揚,除了冬季來臨市場用煤需求增加因素以外,通脹也是近來煤價上揚的主要推手之一。
他認為,為了抵御經濟危機,國家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發行量和投放量大幅度增加,整個社會增加貨幣供給欠妥,造成中國今年的CPI、PPI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紙幣貶值,通貨膨脹,自然造成整個社會的交易市場物價上漲,并助推了煤炭交易價格上漲。
另外,李朝林還認為,市場供求狀況是決定煤炭價格漲跌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前提下,煤炭價格的漲跌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是由價值規律決定的。今年9月份以來,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煤炭市場需求增加,煤炭供應相對不足。這也導致了煤炭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有所加劇,最終使煤炭市場交易價格不斷攀升。
近日花旗研究報告稱,中國煤炭凈進口應從2010年的1.43億噸(預估)增加到2.33億噸,供給缺口擴大,國內和國際(煤炭)價格應會上漲,巨大的需求或將推動明年中國煤炭合約價格上漲8%。
市場煤再遭計劃限價
煤價持續上揚已經讓電廠感到壓力重重,多家電企直呼“不能承受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并通過種種途徑要求上調電價。但是,面對持續高漲的物價壓力,國家發改委似乎也顯得無可奈何,只能通過行政命令方式要求限制煤價。
12月1日,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要維持2010年水平不變,不得以任何形式加價。煤炭生產和運銷企業不得人為干擾和炒作煤炭價格,自覺不漲價、不提價,保持市場煤價基本穩定。
而國家發改委在2009年12月15日正式發布的 《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全部取消2010年度煤炭視頻會、銜接會以及合同匯總會。這標志著自1993年開始的全國煤炭訂貨會宣告結束,政府徹底退出了煤電談判,我國煤炭產運需完全進入市場化自主交易狀態。然而時隔僅一年,發改委則再提限制重點合同煤價。
對于發改委這一看似矛盾的做法,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李廷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段時間市場煤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發電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電價上調呼聲漸高,但是由于當前通脹壓力很大,電價又不能輕易上調,所以政府只好從源頭來抑制煤價上漲。
“10月份CPI同比漲幅達到4.4%,創25個月以來新高,11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將繼續上升,通脹壓力不容小視,上調電價必然會進一步增強通脹預期、加大通脹壓力。”李廷說,另外,將近年底,煤電雙方又將展開來年煤電合同談判,無論從目前宏觀經濟形勢來看,還是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都對發電企業不利,煤炭企業占據明顯談判優勢,政府主管部門也有必要出來進行調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