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進行的廣東籍全國人大代表關于科技創新專題視察活動上,一眾代表認為目前藥品價格虛高造成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嚴重。有藥企代表提出,醫院開方過度為增加利潤,達到以藥養醫的目的;醫院代表則認為,以藥養醫實際養的是藥廠。人大代表建議打造藥價公共信息平臺,供廣大老百姓查詢,避免有隱形的中間環節。同時,建立各登記醫療機構的治療成本標準體系,避免過度開方造成的看病貴。
信息時報記者 趙安然
藥企:醫院過度開方致藥價高
有人大代表提出,醫改的瓶頸正是在于解決看病貴、看病難,藥品中間環節太多復雜,是藥價持續偏高的主要因素,要強勢打破利益鏈。另外,醫療資源分配也需要研究,解決社區醫院的設施,提升基層醫院醫療水平,讓群眾“小病不去大醫院”。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思明指出,廣東的藥價在全國來說算比較低,但醫院過度開方也是看病貴的原因之一。“國外小孩感冒,喝橙汁喝水就能治,我們這里感冒一上來就打抗生素。”張思明說,過度用藥也會導致看病貴。
人大代表提出,有些藥貴得離譜,特別是進口藥,但有些國產藥便宜得沒企業愿意生產,醫院因為利潤太低不愿意開,導致醫院寧可多開進口藥,利潤才能提高。張思明認為,醫院因為有藥品15%的加成,時有通過過度開方提高利潤的做法。“比如開方20元的藥可以治好感冒,醫院只有3塊錢利潤;如果開方200元的藥,醫院利潤就是30塊錢。”
張思明建議,財政如果能多給補貼醫院,打破醫院通過藥品加成取得利潤的模式,把看病成本降下來。
醫院:利潤驅使藥廠拼命促銷
在廣東省成為全國醫改試點之際,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建立了“高州模式”,作為公立的醫院,在沒有得到政府補貼的前提下,通過陽光采購、規范行醫、接受監督等措施,打破了看病難、看病貴、以藥養醫、藥品采購回扣等陋習,并推行平價路線,大大降低了醫療費用。
“不存在以藥養醫,藥物比例越高,醫院利潤就越低,賺得錢越少。”對于醫院開高價藥提高利潤的說法,高州市人民醫院院長鐘煥清反駁稱,他所在的高州市人民醫院藥物比例已下降到22%,其中國產藥占95.5%。而在國產藥中,高州醫院選取價格上浮空間最低的藥品,雖然部分藥品還有中間環節,但已基本避免了價格虛高的藥品。“平均每條門診處方80多元,超過80元的要處罰醫生。”
選擇低價而有效的藥品,藥廠就沒有利潤用于促銷,如果選擇高價的藥品,藥廠就拼命促銷讓醫生猛開高價藥。“以藥養醫,養的不是醫院,而是養了藥廠。”鐘煥清最后向記者強調。
他認為,要降低看病成本,降低藥價是第一,降低耗材價格是第二,醫療資源是第三。
鐘煥清說:“把看病價格降下來,就要把藥價、醫療耗材價格降下來。”鐘煥清希望可盡快通過科技創新手段降低醫療成本。
代表共識:“藥品招標越招越貴”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李興華向人大代表匯報時介紹,科技創新在民生方面的重大專項包括了創新藥物的篩選評價項目和加強藥品、醫療設備的開發。一方面是設計放心藥系統,取消中間環節,把藥廠的藥直接送到農村,成本可降低30%;另一方面是開發適合農村醫療機構使用的低成本設備。
同時,通過科技手段開發藥品信息平臺是代表們最高的呼聲。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地稅局黨組書記、副局長王南健認為,藥品價格虛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對稱,“藥品招標越招越貴”,如果能構建一個藥品信息大集中的平臺,類似涉稅信息大集中的模式,讓消費者或者醫院上網就能查到所有藥品的價格,直接購買,任何中間環節都省了,連招標也沒必要。
“只要科技手段發達、信息對稱,老百姓知道哪些藥是質量好的、價格便宜的,選擇就豐富了。”有代表指出。但這套信息系統由誰來管呢?藥監局只管藥品技術不管藥品價格,科技部門也不是藥品價格的主管部門,人大代表們希望能盡快由有關部門牽頭建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