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閘限電,打開了“柴油荒”的潘多拉之盒。盡管這次油荒在政府與企業的努力之下漸漸緩解,但是作為我國能源管理中最為脆弱的一環,它帶給人們更多的思考。
油荒重襲
今冬這場“柴油荒”,又一次觸動了全國消費者的神經。這一次油荒,與以往相同的是需求旺季、囤油投機、管理體制缺陷因素,但與以往不同的則是突發性的拉閘限電,導致需求猛增。
■文/本刊記者 張 娥
“油荒”的陰影再次來襲!
10月以來,浙江、江蘇、湖南……一場從北至南席卷全國的柴油荒漸漸形成。陸路運輸加不到柴油的情況還沒得到緩解,這場“柴油荒”又已波及到了水路運輸。
“柴油荒”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但是,在沉寂了兩年之后,為何再次出現這樣的大面積“油荒”,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亂象叢生
從寬松向緊張的驟變,似乎發生在一瞬之間。10月初,加油站經理還要去跑客戶,上門服務,但時隔不到一月,卻為油源問題焦頭爛額。
在重慶、浙江、江蘇、湖南、福建、甘肅等地,不少加油站前排起了等待加柴油的長龍,使得道路前所未有的擁堵。等候加油的車輛往往需要等候2~3小時,而讓等候司機感到窩火的是,即便輪到自己,也沒法加足油。在南京、寧波、杭州等地,絕大多數加油站實行限量加油,一次只能加100到300元。
隨著浙江嘉興、江蘇等周邊地區的水上加油站開始限購,京杭大運河杭州余杭段上的船只供油也全面吃緊。
但和11月起社會上開始出現的一些怪相相比,上述情形又可謂小巫見大巫了。因為柴油短缺,成都地區報出的柴油“黑市價”竟高達每噸12000元,較國家規定的限價高出近5000元;偷油的“油耗子”神出鬼沒四處竄,很多司機不得不趕緊行動,在自己車的油箱蓋外加了“防盜網”。
申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由于柴油荒無法及時加油。公司在浙江、廣東等多地出現爆倉現象,送達時限被延長,甚至部分城市的遞送服務被迫暫停。
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柴油荒竟然波及殯儀業等特殊行業。殯儀館火化遺體的火化爐,都是依靠噴射柴油助燃。11月14日,重慶渝北區龍興殯儀館求助:由于柴油告急,該殯儀館的3臺柴油火化爐全面停擺,目前已有近10具遺體無法火化……
禍起“限電”
這樣嚴重的柴油荒,引起了舉國關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鄧郁松認為,關注油荒,首先要對油荒發生的背景做幾個判斷:究竟是突發因素導致,還是背后深層次原因?油荒是屬于短期還是長期的現象?只有對這些有個判斷后,才能反思今后哪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改進。
而此次柴油告急,最明顯的導火索是拉閘限電。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我國單位GDP能耗在5年內必須下降20%。今年5月初,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集團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都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為在今年底,也就是“十一五”的最后期限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不少地方紛紛出臺拉閘限電政策。從9月開始,廣西、廣東、江蘇等省區開始對部分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或提高供電價格。
業內人士稱,南方中小企業大都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由于訂單早就簽訂了,沒有電也要生產,就只能靠柴油自發電,雖然成本高,但還是有利可圖的。由于拉閘限電,一些企業為了不耽誤生產紛紛購買柴油機自行發電。浙江地區的柴油機甚至脫銷,這是柴油生產企業沒有考慮到的。
由于涉及限電省份較多,企業數量大,拉閘限電能夠帶來多大柴油消費的增量,目前尚無準確統計數據。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市場營銷所正對此進行調研,該研究所人士稱,此次“油荒”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拉閘限電。
柴油本來是用于交通運輸的,現在用于發電是一種對稀缺資源的浪費。對此,專家認為,本來是倡導節能減排,卻與拉閘限電的初衷是相違背的。這與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有關系,拉閘限電是行政行為,但企業用柴油發電是市場行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各地為完成年底節能減排指標,強制拉閘限電,生產企業使用自備柴油發電,是造成柴油需求非正常性突增的最關鍵原因。
“因為拉閘限電,一些地方用柴油發電,導致需求量很大。因為發電地區多用柴油,其他地方只能少用柴油,時間一長,油荒就會蔓延開來,全國都出現了油荒。”林伯強進一步表示。
限電限產影響的不僅僅是需求。據悉,占據我國成品油市場相當份額的山東地方煉油廠受拉閘限電影響,部分企業加工負荷有所降低,也減少了油品供應量。
用油猛增
不過,拉閘限電可以說是“壓倒柴油供需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卻不能說是全部禍根。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巡視員何炳光表示,限電只是導致“柴油荒”現象出現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
在成品油中,柴油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產品。這是因為,柴油消費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關性較高,主要用于交通運輸、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建筑業、工業、商業等行業,季節性特點明顯,受行業發展影響波動較大。
從供方來看,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倒掛日趨嚴重,一些地方煉油企業、社會煉油廠由于嚴重虧損,已大幅減產甚至停止生產,導致柴油總體資源投放減少。與此同時,國內部分煉廠設備8月和9月需要檢修,帶來供應減少。
而從需方來看,每年的第四季度正處于柴油消費旺季,各項工程進入黃金施工期,枯水期電廠發電用油大幅增加,物流和民用消費量逐月上升。需求處于上升階段,這使得柴油供應增速未能跟上需求增速,加快了柴油緊缺的出現。
我國運輸很大程度上依賴燒柴油的重型汽車。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每到運輸緊張的時候就會出現柴油緊張,相反,當運輸寬松的時候,柴油一般不吃緊。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短暫下降后,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拉動一部分正常需求的增長。我國的柴油需求開始回升,貨物運輸、工程建設方面對柴油需求量較大,柴油需求進一步增加。
同時,化工產品在市場的需求量也在增加,這導致生產企業的決策隨之發生變化。原油在煉制過程中,除生產汽柴油外,還可生產化工原料,因此化工產品需求與柴油產量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由于經濟的強勁復蘇,化工品的價格也在相對上調,以至于有些生產企業對于柴油的生產積極性降低,造成了產量的下降。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朱和認為,多個因素疊加起來,導致需求量的變化,最終反映在了相關能源供應狀況的變化。
量少、需求大,缺口由此更加明顯。供需矛盾一觸即發。
囤油推價?
多年來,“油荒”始終如一個揮之不去的陰魂,不時在國內作祟。每每發作之際,加油站排隊、機器停轉、車輛停駛、市場恐慌等諸多亂相便接踵而至。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另一個地下成品油黑市卻往往在這一刻火爆異常,囤油、倒油、摻油等種種怪相也隨之百出。在此過程中,一批投機客大發其財,隱身幕后的尋租者更大受其益。
顯然,“囤油”和“油荒”已成為一塊硬幣的兩面,共生共存。作為一個由來已久的市場現象,在很多人看來并不稀奇。在部分人眼中,它已成為正規渠道油品的重要補充。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龔金雙認為:“目前兩大公司煉廠也沒有大規模停產檢修。國際油價大幅上升,雖然提高了煉廠的成本,但不足以使企業減少油品生產。在柴油的供應問題上沒有出現大的缺口!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柴油產量增長12.4%,增速同比加快10個百分點。專家認為,這已是較高的產量增速。由于柴油比汽油更容易儲存,幾乎每一次臨近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打開前,都會有人囤積柴油以獲利。
在需求未發生持續、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因囤積而導致柴油荒的可能性較大,囤積因素也是造成柴油荒的深層次原因。
中國石化方面認為,社會上出現囤油投機,成品油隱性消費顯性化,甚至出現部分客戶在加油站輪回排隊加油、倒賣油箱內油品并獲取差價的現象,這都是“柴油荒”加劇的原因。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認為,盡管10月26日國家上調了成品油價格,但國內成品油價格進一步上調的預期并未釋放,社會囤油待漲現象仍然存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也認為,我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相對滯后,無法通過市場手段調節價格走勢,而市場卻能根據定價機制提前預知并囤積居奇,并進行成品油投機,這才是油荒發生的根源。
但也有人認為這不是全部理由。林伯強認為:“如果是投機導致此次柴油荒的話,那么汽油、柴油都可能會出現短缺。為什么這次只發生了柴油荒,汽油并未發生油荒呢?說明投機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他表示,我國是柴油消費大國,在生產工藝上,國內煉廠柴油和汽油作為伴生品其比例在2∶1左右。也就是說,煉的柴油差不多是汽油的兩倍。而此前煉油廠生產多少柴油、多少汽油都是有計劃的。
在當前油荒的背景下,市場對柴油的需求過大,煉油廠的調節能力不僅有限,而且滯后。煉油廠要想通過調整“汽柴比”來增加柴油的供應,其實并非易事。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朱和表示,柴油增加產量,汽油可能會過剩,汽柴比會很不平衡,企業必須被迫出口汽油來調節汽柴比。此次油荒,也不排除非兩大公司的某些零售點囤油的情況。
經歷此次油荒后,現在市場上又發出了完善定價機制、遏制市場出現囤油現象的呼聲。
背后之因
對于“柴油荒”,人們并不陌生。2005年以來,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沒有理順,“油荒”頻頻發生。但自從我國于2008年底實行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后,“油荒”還是首次出現。
柴油發電即便能夠部分解釋今年缺油的原因,但無法解釋以往反復出現的“柴油荒”。為什么我們的柴油供需平衡會如此脆弱,只要需求側一有風吹草動就無法支撐?
東方油氣網首席分析師鐘健表示,當前的“油荒”主要是體現在加油時的停供或限供方面;在批發環節,高價油仍然可以買得到。因此,加油站的“油荒”并不完全是資源短缺的問題,主要是因“批零倒掛”造成了加油站的經營虧損,經營者以停供、限供來避免在零售經營中的虧損問題。
金銀島產品中心總經理張永凱持同樣的看法:“中石化、中石油目前的柴油銷售價格批零倒掛,加油站不愿意賣柴油,因為賣柴油不掙錢!
現象很直接,但現象背后的原因卻并不簡單。多位專家表示,背后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河北省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齊放認為,這輪“柴油荒”的根本原因是石油管理體制的缺陷。由于市場主體單一,石油資源在市場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而石油公司以計劃經濟模式維持市場運行,從原油進廠到成品油配送銷售都按照計劃在系統內運營,生產與市場脫節,而計劃往往跟不上市場變化,結果造成國內石油市場供求關系失衡。
林伯強也指出,從“氣荒”到“油荒”,再到近年頻現的“煤荒”、“電荒”,雖然每次突發性供應短缺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從根本上說,都可以歸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后以及行政命令下的市場失靈。
我國油品市場是企業壟斷與半市場定價之間的怪胎。
“國際油價對國內市場產生了調價預期。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滯后進行調整時,反而容易對市場產生逆向調節作用!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鄧郁松認為。
實際上,正是這種“逆向調節作用”導致了柴油荒突然爆發的“怪相”。所以造成此次油荒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只有使之更加適應石油市場變化,才能減緩價格對市場的沖擊。
事實的確如此,眼前采取的多數短期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市場異常問題,還需要充分利用市場杠桿來調節。
此外,這次柴油荒也提醒我們更多從需求面考慮解決之道,比如煤炭等大宗貨物通過高速公路運輸等低效的運輸方式是否合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