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李國祥:應對農產品漲價 供方需方都得補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0日 02:43  21世紀經濟報道

  孫春芳 周呈思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副主任李國祥:應對農產品漲價:供方需方都得補貼

  農產品漲價問題從未像現在這樣引發關注,從年初的大蒜、綠豆等單個農產品品種的大漲,到年中以來的農產品全面上漲,10月份數據顯示,農產品價格同比上漲超過10%。

  居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已經受到實實在在的威脅,不少市民成為“海囤”;而政府也頻頻出手,或放儲增供、或嚴禁炒作、或直接干預價格。

  “供求關系、周期性理論,都已經無法解釋這輪農產品價格上漲。”李國祥稱,從長期來看,國內生產的農產品成本費用總體上趨于上升,這必然帶來農產品價格不斷走高;但綜合來看,由貨幣寬松因素引發的我國農產品價格短期上漲壓力大于長期上漲壓力。

  “目前解決農產品價格過快上漲的途徑只有一條,貨幣緊縮,降低漲價的心理預期,讓價格機制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李國祥建言。

  長期是成本推動,短期是貨幣因素

  《21世紀》: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的輪番上漲令居民和政府憂心忡忡。此輪上漲,市場曾有天災論、種植成本上漲論、貨幣通脹論、圍觀炒作論、國際價格傳導論等解釋,不一而足。此輪農產品上漲到底原因何在?

  李國祥:從歷史上來看,農產品價格在2004-2005年價格漲過一輪,2006-2007年也漲過一輪,現在又開始漲。但現在的情況是,不僅農產品價格漲,工資也漲,農資也漲,短期看這顯然是貨幣因素在起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視長期的結構因素。農產品價格漲幅跟農村勞動力成本呈正相關,農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直接拉到了農產品價格上漲,這是成本推動的長期結構因素在起作用。

  成本推動可以解釋2002年到2020年農產品價格總體長期上漲的趨勢,但短期個別品種價格暴漲無法用成本推動來解釋。某些游資和商販利用了農產品供求偏緊形勢和漲價預期借機炒作,擴大了效果。

  《21世紀》:從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的角度分析,今后一段時間農產品供求關系和價格趨勢會怎樣?

  李國祥:從長期來看,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仍然會存在著周期性變化,反映到市場上必然會呈現出農產品價格的波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生產的農產品成本費用總體上趨于上升,這必然帶來農產品價格不斷走高;貨幣供給量增長趨于穩定可能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中性特點。

  從短期來看,我國一些主要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可能趨緊,其價格仍將進一步走高;國內生產的不同農產品的投入要素價格短期內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方向,成本推動性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仍然會顯現出來;2009年明顯加速的貨幣供給會在1~2年的滯后期助推農產品價格上漲。綜合來看,我國農產品價格短期上漲壓力大于長期上漲壓力,但是總體上趨于上漲的勢頭不會改變。

  《21世紀》:這些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成本的上升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李國祥:這要按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細分。從我調查的情況看,某些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的租金已經從200元一畝漲到500元,有些甚至到了700元,而在山東等經濟作物產區,每畝土地租金已達2000元左右。

  根據成本推動理論,農業投入要素價格上漲會推動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農業投入要素價格的上漲,會導致農業投入要素的重新配置。在農業產出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如果重新配置后的農業投入無法完全消化因其價格上漲而帶來的成本費用上漲,這時農業投入成本費用的增加,最終必然會帶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如何參與國際定價話語權

  《21世紀》:價格上漲除了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外,還有部分屬于輸入型通脹,尤其是對外依存度高的農產品?

  李國祥:部分農產品對外依賴度確實越來越高,特別是大豆和食用油。我算了一下,2009年,我們進口的大豆、油菜籽和食用油加一塊折算起來需要用耕地9億畝,而2009年國內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才2億畝,兩相對比,很可怕的數字啊。

  高度依賴不是問題,因為某些農產品從資源稟賦講我們確實沒有比較優勢,它本身是可以實現一個多贏互利的結局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是某些農產品的消費大國,但是我們在國際貿易中沒有話語權,這是我們的可悲之處。

  中國要參與定價話語權,有幾條路,一是大的涉農企業要走出去,在國外買地、租地,與當地農協建立廣泛的關系,直接簽訂購銷合同,繞開美國的期貨市場。第二,要利用WTO、FAO等機構和多邊機制,建立國際糧食市場管制炒作的規則,對交易主體資質進行嚴格的鑒定。第三,可以嘗試繞開美元建立另外一個國際農產品市場,同時對大宗農產品的標價嘗試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或一籃子貨幣,避免受美元的波動影響。

  《21世紀》:政府未來應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方式,無外乎以下幾種,一是價格的直接管制和干預,二是補貼,包括對生產者和消費的補貼。哪種方式更適合我們國情?

  李國祥:價格調控直接干預危害性比較大,商人囤積了商品,你不讓他漲價,他就不賣,這樣市場上這種商品會更加緊缺,供求越緊張,價格越會上漲。間接地政府通過大企業去穩定價格還比較可行。

  至于補貼這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補貼要同時進行,生產者這塊我建議實行差額補貼,設立一個目標價格,當市場價低于此價格時,按照差額來補貼,這樣可以穩定價格。政府也在嘗試,但目前操作起來還有困難。

  消費者這塊,目前的貨幣補貼存在漏洞,例如有些人開著車去領低保,如果實行食物券制度,可能會避免這種情況,城市中可開設一些憑券購物的窗口,有券的人都去排隊領食物,因為它的交易成本較高,一般富人懶得去排隊。

  

轉發此文至微博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