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三個月后李書福自曝雙方存在分歧
又是3個月。
11月初,距離8月2日吉利與福特完成交割、把沃爾沃正式收入旗下剛過3個月。可就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里,吉利-沃爾沃董事長李書福卻自曝“家丑”——“對于沃爾沃的品牌價值,我個人和沃爾沃管理層有不一樣的理解”。
之前的9月初,高調加盟吉利的福特原高管許國禎悄然離職,從6月2日吉利發(fā)布公告確認許的加入到他最終離開,時間剛好也是3個月。
“3個月,是一個節(jié)點。”對于跨國并購,有分析人士曾指出,在度過了最初的“蜜月期”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沖突會在管理層之間逐漸顯現(xiàn)。
分歧初現(xiàn)
上述“與沃爾沃管理層存在理解分歧”的話,是李書福在11月11日“2010年度高峰論壇”上的公開表態(tài),也是在吉利與沃爾沃交割3個月、新董事會召開了兩次會議之后,李書福首次于公開場合表明自己與沃爾沃管理層之間存在分歧。而就在前一天,李書福在會見到訪的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時,還樂觀地表示,沃爾沃在中國的布局“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也不知道老板怎么想的。不過,他這么說(指在論壇上的表態(tài))應該是他真實的想法。”一位吉利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沒有人能摸透李書福善變的性格,即便是吉利自己人。
李書福的想法是,市場需要什么樣的車,沃爾沃就應該造什么樣的車。“目前沃爾沃的高檔車市場占有率之所以被拋到了后面,公司管理層對不同市場的變化考慮較少、產品與市場脫節(jié)是一個重要原因。”李書福曾如是表示。
但沃爾沃的董事會并不這么認為。在已經召開的兩次董事會上,包括董事、沃爾沃CEO史蒂芬·雅各布在內的董事會成員都投了反對票。“我說要生產直接跟奔馳S系列和寶馬7系競爭的產品,史蒂芬說這個慢慢來,不著急。”在接受國內某門戶網站采訪時,李書福披露了細節(jié)。
事實上,未來投放車型的分歧只是表象,其背后正是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而導致的對市場理解的不同。
“我是中國人,是從中國的角度看問題的,但他們是從西方的角度看問題的。”李書福的理解是,“我對中國的汽車市場是研究比較多的,對中國的社會形態(tài)了解也比較深,這一點我是有發(fā)言權的。”
內部隱憂
然而,就在李書福自我爆料兩天后,也許是迫于輿論壓力,他立即對此前的表態(tài)重新解讀,稱自己與沃爾沃管理層之間并無分歧,“我們之間是君子之間的討論”。
“所謂討論、分歧,應該說只是開始,關鍵要看這樣‘沖突’的背后是不是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分歧。”翰威特咨詢公司大中華區(qū)副總裁許峰表示。
對于這樣的擔憂,實際上在吉利公開表示要收購沃爾沃時便有人提出。從傳統(tǒng)意義上看,沃爾沃是一個小眾車型品牌,其用戶多為低調、追求生活品質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基于這樣的品牌理念,收購沃爾沃之后能否如李書福所愿——迅速擴大市場、提高銷量,將會是雙方的分歧之一。”許峰說。
“大家越是提出不同的意見,實際上越是表明企業(yè)在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我甚至覺得這樣的討論值得繼續(xù)。”現(xiàn)在的李書福,更愿意把“分歧”定義為“討論”。但對吉利-沃爾沃管理層內部來說,這樣的基于不同企業(yè)文化和價值體系的沖突其實早就在上演。
許國禎的離職便是一例。
2010年6月,吉利對外宣布稱,福特汽車原高管許國禎正式加盟吉利,負責全球傳播和品牌宣傳工作。而就在許國禎加盟吉利一個月后,又有新的“空降兵”不斷投至李書福門下。此后,許國禎的位置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有一次,一位高層曾在電子郵件中回復許總(許國禎)說‘以后做方案(指吉利-沃爾沃的傳播方案)要通過他一下’。”有吉利內部人士透露說,這位高層的做法讓許感到很不快。
許國禎最終是否因此離職尚無從查證,但隨著越來越多職業(yè)經理人的加入,加盟吉利僅僅3個月后便離開的許國禎,的確給李書福提了個醒。
下一節(jié)點
李書福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一直在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11月5日,一個名為“吉利-沃爾沃對話與合作委員會”的機構宣告成立。該機構成員包括吉利方面和沃爾沃方面各4人,而在這8名成員外,李書福親任這一機構的主席。每年舉行兩次會議。
在公告中吉利稱,成立該對話合作委員會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雙方就制造和供應汽車產品、開發(fā)新產品和相關技術以及產品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合作進行探討。但無疑,除了技術層面的合作外,加強中外管理層之間的了解才是組建該機構的根本原因。
今年8月2日完成對沃爾沃的交割后,所有權變更后的沃爾沃轎車公司董事會也隨之出爐。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由不同國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和職業(yè)經歷的業(yè)界精英們組成的“國際縱隊”。
“這些董事會成員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除了文化上的沖突外,各自在利益上的訴求也會產生分歧。”有業(yè)內人士評價說。
事實上,在國產沃爾沃選址問題上,這樣的不同意見在沃爾沃董事會內部也已顯現(xiàn)。按照李書福的想法,希望能在上海、大慶和成都同時建廠,卻同樣未能得到董事會其他成員的認可。“他們認為要慢慢來,不要急,要建一個地方成一個地方。”李書福說。
出發(fā)點不同,造成了雙方的分歧。在李書福看來,三地同時建廠,既是對地方政府股東的最好回報,也是盡快完成沃爾沃在中國布局、提升產量的最佳選擇。據(jù)了解,在吉利收購沃爾沃時所支付的15億美元中,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于上海、大慶以及成都三地政府,在上述三個地方建廠,也是李書福此前向這三個地方政府作出的承諾。但沃爾沃董事會顯然是出于對中國國情的不理解和對資金安全的考慮提出了反對意見。
李書福說,(建廠)要充分討論、反復討論;但留給他的時間卻并不多。而日前據(jù)李書福向記者表示,在建廠問題上,國家審批層面的進展也并不順利。
“董事會對業(yè)績的預期比較高,耐心也是有限的。”許峰稱,中國的豪華車市場競爭情況已十分激烈,倘若在車型和選址問題上久拖不決,必定會影響吉利2010財年的財務報表,“而在年報出來之際,將是吉利與沃爾沃融合的下一個節(jié)點。”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