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謝蔓
繼國內多個城市對本地市民購買住房套數進行限定,并限制非本市戶籍人口購房外,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出通知,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要求境外個人在境內只能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
最新的“限外令”出臺,引起市場的極大關注。專家指出,出臺“限外令”很有必要,該政策進一步抑制投資投機需求,以及防范境外熱錢流入國內房地產,在通脹預期強化、流動性過剩等背景下,此現象值得關注。
珠江新城、天河北樓盤受影響相對較大
據悉,《關于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的通知》規定,境外個人在境內只能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內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兩部門要求,在辦理境外個人的商品房預售合同備案和房屋產權登記時,應查驗境外人士(不含港澳臺居民和華僑)在境內工作超過一年的證明;港澳臺居民和華僑在境內工作、學習和居留的證明;境外個人名下在境內無其他住房的書面承諾。
黃韜表示,廣州外籍人士購買住宅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數樓盤可能只有2%-3%的房子是外籍人士購買的。珠江新城、天河北等外籍人士聚居較多的區域樓盤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同時他指出,其實在2006年國家就出臺過類似“限外令”,“限外令”不是新東西?傮w來說,“限外令”單個政策的影響不會很大,“這顯示了政府調控樓市的決心!彼f。
記者了解到,2006年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出臺了“171號文”,其中規定:境外機構在境內設立的分支、代表機構(經批準從事經營房地產業的企業除外)和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超過一年的境外個人可以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購買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在境內沒有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和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一年以下的境外個人,不得購買商品房。港澳臺地區居民和華僑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內限購一定面積的自住商品房。
比較可知,新“限外令”是“171號文”的升級版,將“自住、自用商品房”,明確為“只能購一套住宅”,或者只能購買注冊城市購房辦公所需房屋。
專家:“限外令”防熱錢進入還有漏洞
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正進一步加劇,10月CPI增速高達4.4%,創25個月新高。世聯地產深圳區域總經理朱敏認為,通脹居高不下,熱錢需要尋找出口,中國需要控制熱錢涌入房地產市場,防止泡沫過度膨脹。以前的“限外令”也對境外機構買房有一定限制,但不少境外投資者可以以注冊公司的名義購買多套房,新“限購令”要求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徹底堵住了熱錢進入房地產的渠道。
資深地產研究專家楊紅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出臺“限外令”很有必要。一方面是配合房地產二次調控,進一步抑制投資投機需求,國內部分城市已實行限購,沒理由對境外投資投機者網開一面。另一方面,也是近期防范境外熱錢流入境內資本市場的配套措施。隨著人民幣升值,進入國內的熱錢越來越多,其中不少進入樓市,防止境外資金大規模進入樓市是當務之急。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外資進入開發環節的資金增長較快, “限外令”卻管不了這個環節的外資,“境外基金一般不會直接在境內買房,而是通過收購企業股權的形式間接購買物業!睏钫f,除了“限外令”,政府還要出臺限制外資進入開發環節的政策,才能更有效防止國外熱錢流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