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藥物制度一旦真正發揮作用,“以藥補醫”機制將逐步消除,醫務人員將主動規范用藥行為,醫療費用將有所降低
長期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依賴以藥補醫獲得補償,過度追求藥品加成收入,應有的公益性不斷弱化。
2009年,我國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要求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這是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用藥權益的重大體制機制創新,對于維護群眾健康,體現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初,基本藥物制度已在30%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啟動實施,2010年計劃擴大到60%,2011年實現全覆蓋。實踐表明,要建立起這一制度并使其健康運行,必須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問題多管齊下、綜合改革,徹底改變現行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建立一個全新的、能夠“體現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基層醫藥衛生新體制新機制。為此,安徽等省份推出了針對基層衛生的整套綜合改革政策:
一是明確功能定位,全面建立公益性管理體制。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位為公益性單位,納入政府編制管理和財政保障。職能明確為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對其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采取核定任務、購買服務辦法進行補助,使其服務重心逐步轉移到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上。
二是建立公共財政保障機制,保障實現公益性目標。以“保人員合理待遇、保機構正常運行”為基本原則,通盤考慮醫療衛生機構收支情況,對實施零差率銷售進行補償。積極探索通過醫保基金購買服務等方式進行多渠道補償,研究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方式,以及適當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服務收費標準、對調增部分由醫保全額報銷等具體方法。但無論采取哪一種補償方式,都應由財政兜底,尤其省級財政要加大統籌力度。從安徽、江西等省情況看,地方財政完全可以承擔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的補償。
三是重新核定編制,建立靈活的用人機制。結合服務人口和經濟水平,重新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在此基礎上,制定人員準入標準,逐步分流不合格人員,建立能進能出、競爭上崗的用人機制,使實際用人情況和編制相符。安徽省試點中,已經順利完成了核編定崗、競爭上崗、分流安置等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上升到85%以上,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
四是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績效考核制度。一些地方擔心落實基本藥物補償政策以后,基層機構會回到“吃大鍋飯”的老路。如果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時,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不僅可以使投入的資金發揮效益,也可以引導基層機構轉變服務模式和功能。
基本藥物制度一旦真正發揮作用,“以藥補醫”機制將逐步消除,醫務人員將主動規范用藥行為,藥費在醫療費用中的比重將逐步下降,醫療費用將有所降低,選擇到基層就診的患者將不斷增加。從各地改革實際情況看,上述積極成效已經逐步顯示。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一些衛生院門急診均次費用下降20%左右,但業務量增加30%以上,總收入不降反升。
(責任編輯:侯彥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