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時
隨著上海國際板正式推出的腳步臨近,香港不少上市公司摩拳擦掌,紛紛表達“上板”的興趣。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向香港資本市場人士了解,業界對于國際板的“國際化”之路仍存在一些疑慮。
從全球范圍來說,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國際板在美國市場。香港的對沖基金經理桑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因為美國是全球資金量最龐大的市場,且監管有效,投資者普遍較為成熟,其需求也比較分散,幾乎各種投資產品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市場。
相比美國,香港資本市場在容量與深度方面要小得多,其國際化的步伐也較為緩慢。但香港在國際化方面卻一直進行不懈努力。與美國市場一樣,香港崇尚市場力量,只要符合交易所與證監會的規定,任何外國公司均可以赴港IPO,也可以進行第二上市。
港交所的國際化步伐在近年取得不少成果,已經成功吸引不少海外公司赴港上市,近年有越南制造、蒙古南戈壁、俄鋁、美國友邦等,這些公司在香港市場都賺足了眼球,不少還給投資者提供了高額回報。
不過,不是所有的國際板公司在香港市場都能獲得成功,比如業內人士說的“納指七雄”。它們便是戴爾、美國安進、思科、英特爾、應用材料、星巴克以及大名鼎鼎的微軟。
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在香港掛牌的股票知名度卻與其公司名聲相去甚遠。睿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執行董事、華海基金負責人張承良認為,上述“七雄”在香港的失寵,與其宣傳以及僅作為第二上市而非IPO上市有關。此外,這些公司的成交并不活躍,流動性較差,影響了投資者的興趣。
未來上海的國際板會否經歷“納指七雄”在香港的同樣命運?張承良認為不太可能!吧虾J袌銮闆r不同,因為內地有大量紅籌及H股公司,如中移動等,它們在國內認知程度比在海外還高,而且國內成交量巨大,未來上海國際板的成交會更活躍!睆埑辛颊f。
問題是,上海國際板如何實現真正的“國際化”?有香港的機構投資者認為,目前大家對于紅籌股或是國企股回歸不會有疑問,但上海能否吸引全球其他國家的優秀企業前去上市,仍有待觀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