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強
11月10日,全國煤炭工作會議閉幕,這是國家能源局成立以來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煤炭工作會議,會議敲定了國家煤炭工業“十二五”發展目標。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十二五”期間,煤炭生產將以大型煤炭企業、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到2015年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5%以上,千萬噸級煤礦達到60處。
參與規劃制定的官員告訴記者,在大型煤炭企業數量確定上,億噸級煤炭企業從“6-8個”調整為10個,5000萬噸以上煤炭企業則從“10個以上”調整為10個。
規劃中,煤炭行業兼并重組成為國家戰略,山西、內蒙、河南等省份提出的兼并重組政策得到國家支持。不過,記者了解到,這些省份規劃的大型煤炭企業及其規模,遠遠超過了國家規劃。
根據“十二五”煤炭工業規劃,晉北、晉東、陜北、黃攏、蒙東、神東、云貴、新疆、魯西、兩淮、冀中等14個大型煤炭基地是國家經濟命脈主要的能量來源。
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佑國說,在上述14個基地中,目前有10個基地已經超過億噸,其中,神東基地達到了4億噸,晉北和蒙東基地超過3億噸。從2003年到2009年,大型基地產量由13.1億噸提高到25億噸,增加了11.9億噸。
本報記者根據各地上報的規劃測算,到“十二五”末,國內億噸級煤炭企業將超過12家,5000萬噸級煤炭企業數量也將超過12家,均高于國家規劃數量。
“地方規劃與國家規劃往往脫節。各資源大省之所以爭相組建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目的是做大做強本地企業,把資源優勢快速變成經濟優勢,進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名單。”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秘書長趙家廉表示。
記者了解到,山西省政府提出組建4個年生產能力億噸級企業、3個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煤炭企業集團、11個1000萬噸級以上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內蒙古自治區則計劃到2015年重組2個億噸級以上煤炭企業、9個5000萬噸級煤炭企業、19個千萬噸級以上煤炭企業。屆時,內蒙古煤炭產能達到10億噸,占全國煤炭產能的25%。
與此同時,山東省正在醞釀組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意在將其培養成為該省首個億噸級煤炭集團;而甘肅省的“十二五”煤炭發展的目標,是形成1個億噸級、3-4個千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河南省亦計劃在“十二五”期間組建1到2個億噸級的煤炭集團;陜西省則有意將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打造成該地億噸級煤炭航母。
僅上述6個資源省份,即已規劃超過10個億噸級煤炭企業。如果再加上神華、中煤兩個早已超過億的煤炭“大鱷”,到“十二五”末國內“億噸級煤炭俱樂部”成員將超過12個。
11月9日,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稱,“十二五”期間中國煤炭產量的天花板將是37億噸左右。這是官方首次公開公布中國煤炭產量上限數值。
但在狂熱的地方投資潮中,中國煤炭生產能力正迅速逼近這一上限。2006年到2009年,全國煤炭產量以每年近2億噸的速度增加,2009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29.73億噸,2010年煤炭產量預計達到32億噸左右。
如果按照“37億噸”的上限值,那么未來五年國內煤炭只有5億噸的上升空間。如果地方規劃中的煤炭生產目標得以實現,產能釋放后將遠遠高于37億噸。
在規劃脫節的產業圖景下,“合理確定煤炭開發強度”,或成為國家煤炭“十二五”規劃中最微妙的表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