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陶斯然 發自上海
一則關于“植物奶油”的報道,好似一場速成的化學課,讓消費者一夜之間認識了“氫化油”這個名詞。
隨著“問題”氫化植物油頻頻被媒體曝光,有關食品安全的話題再度牽動了人們敏感的神經。
同時,在部分企業人士看來,氫化植物油暗藏食品災難的說法并不能完全“站得住腳”。有企業人士表示:“反式脂肪酸在天然食品里也存在,只要量控制得好,就沒什么健康問題。”
江南大學油脂專家王興國表示,中國糧油協會油脂分會正在起草一份關于氫化油的說明文件,將具體就其定義和在國內的生產、使用量進行公布,具體時間在本月20日前。屆時,有關氫化油的真相才可能真正呈現在大眾面前。
11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國內能夠生產氫化油的企業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么多。
同時,氫化油即植物奶油的說法也遭到專家質疑。“植物奶油與氫化油不是一個概念,將兩者混為一談是一種誤導。”11月10日,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博導、油脂專家王興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氫化油只是植物奶油、植脂末中可能的一個成分,不能混為一談,也有一些不添加氫化油的植物奶油。”
氫化油廠商難覓蹤跡
自CCTV2曝光了植物奶油的亂象之后,氫化油“一夜成名”。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全國范圍內,氫化油的生產商上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你要的氫化油我們沒有。”11月10日,上市公司安徽豐原生化的一位油脂銷售人員如此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從來沒生產過。”
“我們沒有氫化油。”11月10日,記者咨詢了多家從事油脂生產、加工的上市企業,對方均表示不生產該產品。
為何日前報道中 “大量存在于各種食品當中”的氫化油卻在上游市場難覓蹤跡?是企業想避避風頭,還是確有其事?湖南金健植物油有限責任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事實上,制造氫化油的成本很高,對生產機器有著較高的要求,我們不生產。”
王興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中國一年消耗的食品專用油和烹飪油在2300萬噸左右,其中90%是用棕櫚油做的,氫化油只占很小一部分。”
一位廣州地區的油脂企業的技術人員說,“據我所知,國內生產氫化油的企業只有幾家。”
聚焦“反式脂肪酸”
為何氫化油又成為媒體眼中的惡魔?有學術界人士認為,將植物奶油與氫化油畫上等號是一種誤讀。真正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元兇,是“反式脂肪酸”。
“植物奶油與氫化油不是一個概念,將兩者混為一談是一種誤導。”王興國表示,“氫化油只是植物奶油、植脂末中的一個成分,不能混為一談,也有一些不添加氫化油的植物奶油。”
一位上海主要生產植脂奶油企業的人士表示,“植物奶油并不等于氫化油,但是在某些植物奶油的生產中,需要加入氫化油,而氫化油中則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不過,在部分媒體報道中,認為植物奶油又稱為氫化油,兩者為一種物質。
王興國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糧油協會油脂分會正在起草一份關于氫化油的說明文件,將具體就其特質和在國內的使用量進行公布,具體時間在本月20日前。屆時,關于植物奶油、氫化油的爭論或將有一個定論。
資料顯示,反式脂肪酸才是對人體造成損害的“元兇”。其最常見存在于速溶咖啡伴侶、奶精之中,還包括如方便面、餅干、酥皮面包、薯片這樣的速食品。反式脂肪酸的大量攝入,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是飽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還會損害人們的認知功能。此外,人造脂肪還可能誘發腫瘤 (乳腺癌等)、哮喘、2型糖尿病、過敏等疾病。
在11月9日衛生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有關人士表示,正組織開展反式脂肪酸風險監測評估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衛生部于昨日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規定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劃和制(修)訂計劃的內容及制訂程序、標準起草過程要求、公開征求意見要求、標準審查程序、標準批準發布形式及實施后的管理等。根據這一規定,自今年12月1日起,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