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博
估計今年的物價指數“比3要稍微高一點”。
視頻:發改委主任稱今年物價指數將超3% 媒體來源:寧夏衛視《財經早班車》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在“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作上述表示。報道稱,這是國家部委有關負責人第一次表態認為今年物價會超過3%。
按照慣例,10月CPI數據將于明天公布,高位預期猶濃。
在當前國內多種農產品漲價、外部流動性泛濫導致輸入型通脹壓力猛增等因素的影響下,業界建議,可以容忍一個更高的通脹預期水平,比如將3%的CPI目標提高到4%乃至5%。
探討:CPI漲幅4%能否承受
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預測,年內,受部分食品類、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美元貶值所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升級三因素的影響,CPI上漲的推動力依然存在。
張平表示,年初國家制定的物價目標是3%,原來預計四季度的形勢可能會好一些,實現全年目標沒什么問題,但現在看來,比想象的要嚴峻一些。
但張平仍然對物價穩定很有信心。據他介紹,今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最高點,食用油庫存也較為充裕,較為緊缺的可能是棉花和蔬菜。
物價調控難度在加大,這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的表態上也能看出端倪。
2月CPI漲幅為2.7%,3月公布數據時的定調是“相信在國家政策調控下,今年物價總體上來講應該是溫和可控的”。5月漲幅階段性達到超過3%的3.1%,發言人表示,從全年來看,物價控制在3%左右,應該說是有基礎的。
9月漲幅為3.6%,發言人在強調“如果后期通脹預期管理得當,完成全年的宏觀調控預期目標仍然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同時,也指出,(前三季度)實現國民經濟10%以上的增長,CPI保持3%左右的水平非常難得。
而一些機構和學者“見頂回落”的預期遲遲沒有實現。
近期,一些經濟學界人士提出中國可以容忍一個更高的通脹水平,比如將3%的CPI目標提高到4%乃至5%。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上月也建議,CPI 3%的調控目標可以放寬到4%。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也在昨天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雖然實現全年通脹3%的目標難度很大,但是,按照我國今年GDP預計增長10%的勢頭看,CPI只要能夠控制到5%以內就沒有太大問題。
權衡:再度加息預期下的抉擇
政府對于物價的調控不斷推進,專家關于“翹尾因素減少”的分析也并非沒有道理,只是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催生了頗多難控因素,比如農產品輪番漲價構成的新漲價因素,以及一些西方國家“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所引發的大宗商品價格波動。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從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應該執行較為穩健和收緊的政策,但流動性泛濫會使政策調控受到很多牽制。
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昨日在上述論壇上接受包括本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美聯儲11月3日推出的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將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輸入型通脹,這種效應在今后將愈加明顯。
“此舉將使美元流動性增加,進而影響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漲價,美元不一定會留在美國的生產環節,很可能會流出美國,熱錢將流向新興市場國家。”戴相龍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前不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本輪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影響比較大的產品如原油、棉花、糧食,這些產品滲透性非常強,對CPI傳導可能更加直接。
匯豐、渣打、澳新銀行等眾多外資銀行研究部認為,年底之前中國或有一次25個基點的利率上調空間。
然而,當前貨幣政策如何抉擇面臨兩難。成思危認為,一方面通脹預期高需要加息,另一方面當前熱錢過多,加息可能進一步加大熱錢涌入。
另據報道,社科院昨天發布研究報告稱,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間,CPI被系統性低估超過7%。
社科院研究員徐奇淵指出,中國CPI指數權重存在5年一次大調整,據其測算發現,在這5年中,按照CPI常規的編制程序,有部分百分點無法用8個分項指數及其權重來解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