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偉柱
資產總額高達90萬億元的銀行業,開始不滿足于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收入。
11月初,工商銀行收購富通證券固定收益清算業務,數天前工行還以12億元的代價收購金盛人壽六成股權,拿到保險牌照;8月,國開證券正式掛牌,國開行更是破天荒地拿下券商牌照……
所有跡象表明,中國銀行業的混業經營正呈現出加速的勢頭。事實上,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的大趨勢之下,混業經營正是商業銀行實現收入多元化,抵御經濟周期的“良方”。
對此,監管層在謹慎支持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風險的擔憂。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6月發表的署名文章就強調,要加強對綜合化經營的風險隔離,著力構建“防火墻”機制,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信貸資金不進股市,銀行貸款不托房市”的監管鐵律。
混業經營四分天下
從金融機構經營范圍以及“一行三會”的監管結構上來看,我國依然是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典型國家。
《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股票業務,不得投資于非自用不動產。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上述規定奠定了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法律基礎。一國有大行戰略管理部人士認為,該條規定同時也附加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因而國內銀行業屢屢突破分業經營的原則。
事實上,一些部委也出臺了部門性規章文件批準小范圍局部的混業試點。例如,2009年末,銀監會曾下發《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試點管理辦法》,開閘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試點。
上述國有大行戰略管理部人士表示,盡管名義上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現實中已出現了綜合經營的金融集團雛形。
總體來看,現有的綜合經營金融集團主要有四種形式:一、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控股集團,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這些機構在境內收購了保險公司,在境外則搭建了投行平臺。二、純粹的金融控股集團,主要有光大集團、中信集團、招商局集團以及平安集團。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金融控股公司:非銀行機構主導的控股公司(例如,中石油、銀河金融控股公司等)以及區域性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上海國際集團等)。
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管表示:“目前來看,無論規模還是成熟度,銀行控股集團以及中信集團等純粹金融控股集團都是我國綜合經營的主體,代表我國綜合經營的方向。”
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末,除了境外成立的機構綜合經營試點以來,境內8家銀行投資設立了基金管理公司,4家銀行獲準成為投資保險公司的試點機構,7家銀行設立或投資入股金融租賃公司,2家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信托公司。
這還不是全部,到了2010年,商業銀行的這種混業趨勢有增無減:工商銀行收購金盛人壽;平安保險全面收購深圳發展銀行等等。
最具突破意義的事件在于,國開行收購航空證券,并更名為國開證券,獲得了商業銀行夢寐以求的證券牌照。投行業務,銀行混業經營最后一個堅固堡壘被國開行率先攻破。
名至而實未歸
“國有大行對綜合經營都比較重視,綜合經營已經成為大行戰略的組成部分之一。”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國有銀行大都涉足基金、證券、信托和保險業務,其他商業銀行僅僅涉足其中的一到兩個業務領域。
此外,盡管投資銀行業務是國內限制最嚴格的,但各商業銀行對投資銀行業務最熱心。目前,四大行均在香港設立了投資業務平臺,招行、光大銀行等也在總部設立了投資銀行部,開展非牌照類投行業務。
“事實上,除中行外,其他幾大銀行的非銀行子公司的資產不足集團資產的5%,利潤占比不足2%。”一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情況下,商業銀行開展綜合經營更多是名義上的,而非實質上的。
“銀行控股集團從事的非銀行業務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類信貸’。”上述國有大行人士表示,以銀行進入程度最深的金融租賃為例,目前我國金融租賃行業中,經營性租賃和融資性租賃占比約為2:8。
而融資性租賃從性質上而言,更加類似于銀行信貸。租賃業缺乏差異化的產品,具有鮮明租賃特色的產品很少。
另一方面,中信集團、光大集團等純粹型金融控股集團的情況也不盡如人意。
中信集團、光大集團等純粹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背景比較復雜,事先并沒有統一的規劃,也沒有恰當的法律予以規范,是以個案形式形成,在名稱中更多地使用“集團”而無“金融控股公司”字樣。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稱,從股權結構上看,金融控股公司股權結構較商業銀行的綜合經營復雜得多,多層次持股的特點比較明顯。上述幾家控股公司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非常分散,控股公司只(直接或間接)擁有相對控股地位。
例如,招商局集團只擁有招商銀行18%的股份;經過重組之后,光大集團只持有光大銀行不足10%的股份,已經失去控股地位。
此外,上述金融控股公司利潤來源也較為單一,遠未發揮各個金融業務平臺的協同效應。除了平安保險外,銀行業務和證券業務是主要收入來源,其他利潤貢獻度較低。盡管中信、光大和招商局金融業務平臺全面,但利潤貢獻度相差很大,主要收入來自銀行和證券。
利率市場化倒逼
“實際上,我國銀行業這兩年雖然正處于利潤高速增長時期,但在中長期卻面臨著諸多挑戰。”某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近兩年資產規模的急速擴張帶來的壞賬風險可能逐步顯現;另一方面,當前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息差收入,會隨著利率市場化和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而逐漸縮減。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處于管制狀態,這保證了商業銀行只要開展存貸款的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就能穩定獲得凈利息收益。
顯然,去年信貸增量激增之后,市場對于資產質量的擔憂是銀行業中期的挑戰;而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等結構性的變化將給商業銀行帶來顛覆性的沖擊。
利率市場化推進目前來看甚至有加速趨勢。11月2日,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指出,將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此前,10月28日,銀監會紀委書記王華慶在出席某論壇時也曾表示,將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促進產品定價機制的形成。11月2日,銀監會創新業務部主任李伏安再次在另一論壇上表示,利率市場化,現在是比較好的推進時機。
“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的大背景之下,我國銀行業在中長期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逐步分散和化解累積的風險。”一位國有大行戰略管理部人士表示,無論是推進混業經營還是強化中間業務,都是現階段銀行業“強身健體”、未雨綢繆的一部分。
“一招先,招招先。”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管表示,對銀行而言,開展混業經營,也能提高各個金融業務平臺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上述股份制銀行高管還表示,綜合經營的銀行具有存款和流動性資金優勢,比獨立投資銀行更具競爭力,能為信貸客戶提供投資銀行服務。
花旗、大通等大型銀行的經歷表明,通過發放貸款而與企業結下長期關系,可使自己更容易在資本市場業務上和投資銀行競爭勝出,因為企業更愿意選擇其信貸機構作為證券承銷商。
中國銀行境外分行的一位高管表示,次貸危機發生后,綜合經營的優勢更為明顯。他進一步表示,2007年~2008年,大型銀行的主要損失來自交易,而主要盈利來自資產管理。到了2009年,資產管理成為了損失來源,交易收入增長卻彌補了資產管理和零售收入下降,成為盈利主要來源。
監管鐵律原則線
“事實上,綜合經營還能使銀行具有更強的抗周期性,更為持續的利潤增長能力。”上述國有大行戰略管理部人士表示,綜合經營使銀行具有更均衡的業務組合,這些業務各具有不同的周期波動特征和不同的相關性。
實行綜合經營的大型銀行之所以在危機中相對穩健,多元化業務模式再次起到關鍵作用。大連銀行行長王勁平認為,“混業經營應該是金融行業的一個趨勢。”
銀行在看到混業經營巨大利益的同時,監管層則對混業經營帶來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
“綜合經營的機構內部存在大量的關聯交易,使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經營狀況相互影響,不同金融業務所引致的風險可能在公司內部傳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關聯交易風險即使在公司內部建立防火墻,也無法消除市場的擔憂。
此外,從事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可能因為一個或幾個子公司或業務發生局部風險而形成連鎖反應,導致公司容易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系統性風險。正是出于風險的擔憂,監管層對于推進混業經營態度顯得較為審慎。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金融危機過后就曾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教訓說明,過于復雜的金融模式大大增加了風險管理的實際難度,一旦失控,就會釀成不可預測的后果。
今年6月,蔣定之發表的署名文章就指出,要加強對綜合化經營的風險隔離,著力構建“防火墻”機制,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信貸資金不進股市,銀行貸款不托房市”的監管鐵律。
蔣定之在署名文章中認為,綜合化經營降低了金融機構運營的透明度,滋生出利益沖突和內部交易等弊端,增加了風險識別、金融監管的難度。監管層應加強專業化的分業監管,尤其要對跨業經營的銀行機構實行嚴格的并表監管制度,消除監管銜接縫隙和真空地帶。
針對這一點,部分銀行業內人士亦有冷靜認識。大連銀行行長王勁平認為,如果現在的經營管理水平達不到既管好銀行,又管好保險,管好信托,那就應該專心致志地做好銀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