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秀強
排隊囤氣,這是近日北京、蘭州、河北等地居民的心頭大事。
自6月1日以來,重慶、石家莊、濟南、山西、陜西、浙江等省市相繼召開天然氣價格聽證會,民用氣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成都上調幅度最高,為每立方米0.46元。
本月,北京、河北、蘭州、河南等地醞釀召開價格聽證會——漲價的代名詞。盡管公眾反對聲與質疑聲不斷,但漲價已成必然。
6月1日,國家發改委統一提高國內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0.23元/立方米,并規定在調后基準價格基礎上再上浮10%,同時要求各地盡快理順下游天然氣銷售價格。
漲價是為轉嫁經營壓力
與各地相同,北京市發改委公布兩個擬調整方案。
方案一,居民天然氣價格上調0.23元/立方米,即從現行的2.05元/立方米調整至2.28元/立方米,調幅11%。此方案僅按照上游天然氣調價金額調整下游價格,不考慮市燃氣集團由于管網漏損和稅金等因素相應增加的成本。
方案二:居民天然氣價格上調0.27元/立方米,即從現行的2.05元/立方米調整至2.32元/立方米,調幅13%。此方案考慮上游天然氣調價以及由此引起的管網漏損、稅金等相應成本增加因素。
對比上述兩個方案,不難看出,第一個方案為順價調整,與上游調價幅度一致;第二個方案基于供氣企業成本增加的現實,將企業部分經營壓力轉嫁至消費者頭上。
北京市燃氣集團是京城最大的燃氣企業,其燃氣供應量約占總量95%。該公司負責人解釋稱:“此次調價是剛性調整,目的是消化上游氣價上漲的成本壓力。目前,燃氣公司沒有政府補貼,屬于自負盈虧,亟須理順上下游價格關系。”
作為燃氣企業代表,包括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在內,各地燃氣行業協會多次呼吁國家建立民用天然氣與上游價格調整聯動機制,當上游天然氣價格(上游出廠價格和管輸費)調整時,下游銷售價格同步上調。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是北京天然氣調價聽證的代表之一。他認為:“燃氣企業成本的增加是本次調價的直接原因。天然氣銷售價格的制定需要為燃氣公司留有一定利潤空間。燃氣管道的改造、供氣管道的建設將增加企業投入;燃氣銷售收入的增加,同時提高了稅金成本。”
與韓持不同觀點,另有聽證代表認為:“調價與否必須在公開燃氣集團成本的基礎上進行。如果沒有這一基礎,所謂的‘順價調整’也是變相漲價。”
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2009年北京市燃氣集團天然氣業務凈利潤分別為3.21億元和3.84億元,根據現行的氣價(2.05元/立方米)計算,北京市燃氣公司的利潤空間在25.8%到26.5%之間。
高氣價成為必然
10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迎峰度冬天然氣保障協調會。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在會上表示,“受新用戶大量增加、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儲氣調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確定的天氣因素等影響,冬季用氣高峰期保供形勢仍不容樂觀。
多位燃氣行業管理人士、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同樣對今冬燃氣供應充滿擔憂。
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萬倫來認為:“入冬以后,天然氣消費激增,國內天然氣供應肯定再度出現緊張狀況。一些地方在資源沒有落實的情況下,擴大下游用戶數量。”
國內調峰能力不足仍將是今冬“氣荒”的主要原因。中石油規劃總院油氣管道工程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楊建紅說:“由于儲氣庫等調峰設施不足,天然氣供應會出現技術層面緊張。北京市天然氣峰谷差在10:1左右,低谷時為550萬立方米/日,高峰時為5300萬立方米/日,如此高的峰谷差增加了供應的難度。”
除此之外,大量進口天然氣的進入則是國內燃氣價格上漲的另一驅動力。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累計進口LNG 677萬噸,增長71%,進口管道氣27.6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進口管道氣40億立方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