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發改委總是喜歡出其不意。
10月26日,發改委對國內成品油價再次作出調整。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這也是成品油定價機制遭遇業界質疑“休克”近5個月之后,油價再次上調。
最新的消息還稱,發改委將力爭在年內調整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可能會縮短調價周期,同時調整4%的的調價幅度。
與此同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鄧郁松博士發表建議,國家應該盡早實現成品油實時定價機制,以徹底規避現行機制透明與滯后并存,進而誘發囤油現象泛濫,甚至導致多地已經出現的“假性油荒”的弊端。
提價總在“油荒”后
本次成品油價格上調,一多半因素源于“國際市場三地(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國際油價)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與近期在山東、河南等地愈演愈烈的柴油荒現象有關。
8月以來,由于山西、河南、山東等多個落后產能淘汰大省實施拉閘限電等措施,導致企業紛紛開動柴油發電機發電,成品油尤其是柴油供應吃緊,以上省份紛紛出現假性油荒。
10月21日夜晚,《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淄博火車站出站不遠,就看到一處加油站外排起了卡車長龍。據出租車司機介紹,許多工程車輛已經加不到柴油,當地無論是國營還是民營加油站點,如今都是最熱鬧的地方。
山東是中國最大的地方煉油廠集聚地。淄博則是中國石化下屬最大子公司之一 ——齊魯石化所在地。正是這里,自10月15日以來,接二連三地爆出了油荒新聞。
無論散落于鄉村公路上的民營加油站,還是扎堆兒出現在國道、省道上的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旗下加油站,自10月20日以來,紛紛在山東省境內唱起了柴油庫存“空罐計”。
“不是我們拒加,而是罐體里面確實沒有庫存,罐底子都已經抽干了,補充油料的運油車現在還沒有開過來。”濟南市區一家中國石化旗下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幾天的時候,由于柴油進油量一直偏緊,該站點就采取了每輛柴油車只限加油100元的舉措。
省會濟南加不到柴油的情況,早在一周前就在山東更多的市縣一級城市出現。10月22日、23日,本報記者赴山東淄博、臨淄、東營、壽光等多個市縣進行了走訪。無一例外,絕大多數加油站停售柴油。
一家不愿具名的民營加油站老板直言,批零價格倒掛是導致他們停售柴油的根本原因。“我們的進貨渠道主要來自于地方煉油廠,但現在柴油出廠批發價就高達7600元/噸。按照國家規定的零售上限每升6.23元,每噸柴油折合1200升,換算下來,相當于每噸柴油零售總額僅為7476元,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噸柴油,按照市價,至少賠錢124元。”這位老板表示。
“更大的問題在于,地方煉油廠沒有提價之前普遍惜售,他們根本不愿意大宗拋售。”該油站老板稱,另一方面,7600元的出廠價是需要交付給地方煉油廠的凈資金,而油品從煉油廠拉到加油站,加油站再通過加油機銷售給終端,這其中會涉及到大量的運輸、勞務和設施成本,因此,與其賠錢賺吆喝,還不如讓員工輪班休息放假。
而正在此間調研的鄧郁松博士認為,油荒乍現背后,更多是民間囤油者在油價或將上調的預期下,利用較短周期吞噬了巨大的企業庫存,而非真正油荒。
“囤油現象以前幾乎很少(發生),但發改委既要透明、又嚴重滯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使得這一現象逐漸顯性,個人呼吁應盡快啟動成品油價格實時定價機制。”鄧郁松表示,大肆囤油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病入膏肓。
據本報記者了解,10月26日國家對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后,各地油荒現象幾乎在一夜間消失。
“復活”之后待變臉
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面世17個月以來,有接近一半時間處于休眠狀態。
“不僅僅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很多的研究智囊機構和部委人士,都在多個場合向發改委官員反映過現行機制的弊端,尤其是調價周期的問題。”鄧郁松告訴記者,經過充分調研論證,該機構還曾就如何盡快啟動實時定價制度,與發改委價格司官員進行過專門交流。
“現行的定價機制在透明度方面已經非常到位,問題在于,充分體現了透明度的同時,它又是滯后的,即當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油品玩家一旦把準了國際油價的脈搏,他們完全可能借助‘國際市場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的預期,在短時間內集中囤積乃至推高國內成品油現貨市場價格,進而牟取暴利。”據鄧郁松了解,在此方面,發改委價格司有著清醒認識,但又無可奈何。
鄧郁松認為,國內成品油價格一旦采用實時定價,“掐點囤油”現象將不復存在,這一畸形的暴利產業鏈將會瓦解。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專家同樣對記者表示,成品油定價機制歷時接近6個月來首次發揮功能之后,亟待變臉,尤其是在調整周期和調價要求方面,都需要改進。
“滯后于國際油價變動周期是一定的,但按照鄧郁松博士的實時定價制度設想,屆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很可能一天一變,這是不現實的。”前述不愿具名的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表示,成品油固然是一個市場經濟產品,但也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乃至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資源型工具。因此,假設國際原油價格再次沖擊147美元的歷史高位,則國內很可能再次對成品油價格進行鎖定(展開財政性補貼),而非按照定價機制變動。
不過,該專家也認為,縮短調價周期是必須的。“最起碼應該到10個工作日、或者兩周之內,否則面對國際市場瞬息萬變的價格走勢,無論國內煉化企業、銷售企業還是消費者,都會因為定價機制的僵化而出現眾多怨言。”他透露,我國現行的石油的戰略方針是:大力節約、加強勘探、積極進口、規模替代。因此,未來的定價機制改革方向,一定要與此方針吻合,而就大力節約的手段看,適度提高市場價格是抑制消費的有效手段。
茂名石化市場專家李剛、齊魯石化商情研究室主任王新等業內人士也紛紛預期成品油定價機制變臉在即。“如果將之前長達數月時間的休眠視作是一次非正常死亡,那么,復活之后,新的成品油定價方向就必須盡快規避以前極易休眠的制度性怪圈。”這些來自中國石化業的專家人士稱。
李剛與王新不約而同地表示,從央行宣布在10月20日加息的舉措看,發改委此番推漲成品油價格是相當出乎意料的。“最起碼成品油近期漲價,是與央行加息抑制通脹的目的背道而馳的。”換個角度看,漲價已成事實,則意味發改委啟動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信心與決心,正在前所未有地增強。
本報記者獲悉,發改委醞釀中的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于2011年一季度開始實施。屆時,新辦法規定,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在每7個工作日內,當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累計變動2%時做出一次調整。但此消息未獲發改委證實。
此前,發改委價格司已對“定價機制將縮至10天”的傳聞予以否認,也否認會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于石油公司。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