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惡意攻擊對手同城冤家隔空惡斗
本報實習記者 譚大朝 本報記者 邢云飛 北京報道
乳品行業從來不缺乏新聞。經歷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品行業的內斗更是劍拔弩張。一場涉及到蒙牛、伊利,以及此前爆出“激素門”的圣元的糾紛丑聞已經爆發為公共事件。10月19日晚,一則微博(http://t.sina.com.cn)爆出“圣元奶粉刺激嬰幼兒性早熟的傳聞系蒙牛策劃所為”。隨后,伊利集團發布聲明也稱自己被蒙牛惡意攻擊,并且已經由警方立案偵查。目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警方已證實后者。
面對公眾和同行的指責,22日凌晨,蒙牛也發表聲明就“誹謗與被誹謗”事件道歉,并同時對記者發布了蒙牛也曾遭伊利誹謗的“未晚事件”,稱在2003年到2004年間,伊利曾花費592.17萬元委托其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國際)傳播機構,采取收買媒體等方式,廣泛制造并傳播蒙牛負面信息,詆毀蒙牛商譽。
截至記者發稿時,伊利、蒙牛的交鋒已進入白熱化,且尚無任何緩解跡象。
伊利出擊
19日晚,蒙牛被曝涉嫌惡意損害商譽行為。當日深夜,另一則據稱來自伊利內部的網帖也出現在網上,破壞商譽的矛頭徑直對準蒙牛。
該微博稱,曾引起軒然大波的“圣元奶粉致兒童性早熟事件”,竟是著名奶業巨頭蒙牛及其公關公司有組織、有步驟策劃出來的,以打擊競爭對手。同時另一奶業巨頭伊利公司也指控蒙牛對伊利旗下產品QQ星兒童奶、嬰兒奶粉,進行有計劃的輿論攻擊。據網上消息,這些是伊利集團公共事務部和液態奶事業部通過危機監測系統發現的,并且提到,蒙牛集團總裁助理楊某、蒙牛集團工作人員安某等人及北京某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北京某網絡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等數人涉案并有人被批捕。
蒙牛于20日發布了與己無關的聲明,并表示高層仍在正常運作。
21日,伊利也針鋒相對地發表聲明,稱該集團在發現有網絡媒體針對旗下產品進行惡意攻擊后,即在7月30日向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報案,警方日前偵破發現,“此案涉及蒙牛乳業、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蒙牛乳業總裁助理楊再飛還兼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其副總經理趙士勇為蒙牛乳業首席顧問)、北京戴斯普瑞網絡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蒙牛乳業兒童奶負責人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趙寧、郝歷平、馬野等4人已于近日被檢察機關正式批捕,李友平、張明2人網上追逃。”
另一被涉及此事的圣元公司對此則表示,傳聞“性早熟”事件有幕后黑手,“感到非常震驚,不能想象會有此類事情發生。如真如傳言所言,通過詆毀行業伙伴,換取自身利益,此行為有損企業自身形象,有損行業整體形象,有損中國制造的形象,必將受到法律及輿論的嚴懲。”但圣元公司的表態并未直接指向蒙牛,而只是表示,相信人間公道,相信真相會水落石出。
對此,蒙牛集團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誹謗門”根本就是伊利集團所為,事情開始是指責“圣元事件為蒙牛所為”,后又轉向“伊利QQ星遭誹謗”。而前者純屬子虛烏有的事情。
同時,該人士還告訴記者,“伊利QQ星遭誹謗”確有此事。10月初,安勇一案已經被立案,但此事系安勇違規操作,趁主管領導不在時,代權審批通過了一項20多萬元針對伊利的網絡營銷方案。該人士還告訴記者,安勇以前曾經是伊利的員工。
蒙牛翻舊賬
對此,22日凌晨零點多,蒙牛發布《蒙牛集團關于“安勇事件”及誹謗與被誹謗的聲明》。蒙牛表示:“安勇對伊利及消費者造成的不良影響,我們深表歉意。”
聲明中稱,安勇就是蒙牛集團內那名違規操作的經理。“2010年7月,安勇發現伊利集團的兒童成長牛奶產品在其包裝上標明含有魚油(DHA)后,在未向任何上級請示的情況下,擅自與合作公司聯系,發表了魚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對嬰幼兒健康不利的言論。安勇這種行為,造成什么后果,就承擔什么責任。公司負有教育不周、管理不力的責任。”
蒙牛聲明還表示,安勇原是伊利集團的員工,2005年才來到蒙牛。目前,安勇已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機關批捕,并已被蒙牛集團除名。“下一步,我們將痛定思痛,認真反思,對員工加強教育,嚴格管理,堅決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
有意思的是,21日,內蒙古警方就伊利、蒙牛惡意競爭糾紛做出通報,稱案件已經基本告破,攻擊伊利QQ星案件系安勇等人個人行為,與蒙牛公司沒有關系。呼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副局長劉江還確認了4名嫌疑人身份,分別是蒙牛乳業兒童奶負責人安勇及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趙寧、郝歷平、馬野4人。
更有意思的是,蒙牛在聲明中還首次公開證實了外界此前一直流傳的未晚事件。“近年來,蒙牛集團曾多次遭遇類似的誹謗事件,”聲明稱:2003年到2004年間,伊利集團委托其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國際)傳播機構,采取收買媒體等方式,廣泛制造并傳播蒙牛負面信息。經公安機關查實,在所實施的5次行動中,雙方共簽署合同款總額592.17萬元,在全國11個省會城市的平面媒體及網絡發表詆毀蒙牛乳業文章上百篇。事發后,未晚總經理楊某某等3人被刑事拘留。
截至目前,未晚案仍未結案,但呼和浩特和北京多地公安機關在偵查中已經掌握“伊利集團號外行動整合公關傳播”方案。
宿怨何解
伊利和蒙牛由微博戰爆發初的隔空交手,到走向對戰,源自蒙牛與伊利長期的爭斗。從2004年開始,兩家的宿怨與爭斗,在業內就已經不是什么新聞。
2004年之后,蒙牛在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上超過伊利,坐上了業內全國第一的寶座。但隨后,伊利獨家獲得奧運會乳品冠名權,并拿下了內蒙古“一杯奶”生育關懷行動的項目。今年上半年兩家公司的中報顯示,伊利的銷售額超過蒙牛2億元。
今年7月,網上一篇“深海魚油造假”的新聞,在食用油和乳業中掀起軒然大波。這也是伊利借以指責蒙牛攻擊其商譽的主要事件。警方證實,因為我國的一些名牌食用油和牛奶中分別添加了魚油或藻油,伊利QQ星兒童奶添加的是深海魚油,蒙牛未來星兒童奶添加的是藻油,所以蒙牛才通過打擊魚油,拉抬藻油。
對于公關成為攻擊一事,一名公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的網絡營銷已經超過了法律允許范圍,我不方便作出評論。”
伊利、蒙牛雙方互掐,讓中國奶業再度蒙塵。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消息傳出之初,即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件事很明顯就是窩里斗。”
“這么斗下去,沒有贏家。雙方應該坐下來,談一談該怎么解決問題。”奶業資深專家陳渝說,發生爭斗的是兩家龍頭企業,互相攻訐只會讓企業多年來塑造的品牌被毀,行業發展受損,消費者將不再相信中國乳業中的任何企業。
陳渝透露,乳品企業惡意攻擊的事情早已發生過,但因為相關管理部門并沒有及時嚴令喝止,以至事情愈演愈烈。如今需要做的是企業進行反思,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加強行業自律,而行業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不然,“裁判不吹哨或者吹黑哨,只會讓雙方球員沖突更加激烈。”
火:現代牧業上市在即蒙牛著力奶源突圍
本報實習記者 譚大朝 北京報道
蒙牛、伊利的隔空惡斗,一夜之間在乳業界傳開。風頭當即蓋過了現代牧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現代牧業”)即將赴港上市的消息。
雖然現代牧業董事長鄧九強以公司進入上市緘默期為由,拒絕回答任何問題,但并不為外界熟知的現代牧業卻是國內首家即將走向資本市場的奶源企業。現代牧業與蒙牛到底是什么關系?現代牧業的上市是否會改變國內乳企奶源不足的困境?
誰的現代牧業
據港媒《東方日報》披露,現代牧業最快可能在本月底招股,11月初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保薦人為瑞銀和花旗,此次上市將募集5億-10億美元,該公司可能成為首個上市的乳業上游企業。
現代牧業是誰?現代牧業官方網顯示,這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7月7日的公司,總部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其主營業務是奶牛養殖。但在兩年多總計40多億元的投資中,已經建成了10個萬頭奶牛牧場,而在建規模牧場還有5個。
按照計劃,到2015年時,現代牧業牧場總數會超過30個,奶牛存欄量會達到25萬頭以上,而不僅是目前的8.3萬頭奶牛。
現代牧業的背后,是蒙牛的身影。這一關系一再被蒙牛高層淡化,已知的消息只是蒙牛乳業是現代牧場的股東之一,現代牧業70%的牛奶供給蒙牛做高端產品。但蒙牛在其中所占的股份,以及現代牧業的股權結構,目前仍不為外界所知。蒙牛乳業營銷副總趙遠花告訴本報記者,現代牧業公司與蒙牛乳業并無關系,至于外界傳聞蒙牛高層參股現代牧業,“我只能說我個人并沒有參股。”至于公司其他高管是否參股,趙表示自己已經不是新聞發言人,不能回答。
此前,趙遠花曾透露,現代牧場和蒙牛集團并無賬目往來,所持股份因為未達到一定比例,所以并不需要上市公司進行披露。
業界人士透露,鄧九強曾在蒙牛乳業擔任副董事長,該公司注冊資本為5325萬元,絕大部分股東為蒙牛乳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之后,公司變更為股份制公司。
牛根生的二次創業
2008年9月,美國私募股權基金KKR向現代牧業投資1億美元;2009年7月,中糧聯手厚樸基金入股蒙牛;8月底,牛根生宣布卸任蒙牛乳業在中國境內主要負責具體業務運營的子公司內蒙蒙牛董事長一職,轉任蒙牛乳業董事會主席。外界更是對此一致解讀為牛根生的“二次創業”,認為牛根生將主要精力轉向了現代牧業。
截至10月20日,在證監會和香港證監局網站上,并未發布現代牧業招股說明書。故牛根生與現代牧業的關系,暫無從證實。不過,現代牧業的數次投資,都出現了蒙牛乳業、老牛基金的身影。
2008年9月,現代牧業增資重組時,牛根生旗下的老牛基金向現代牧業投資1.5億美元。
在更早的2007年2月,河北張家口市政府與蒙牛乳業及現代牧業簽訂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約11.46億元。同年,蒙牛乳業、現代牧業與四川省眉山市政府達成協議,前者投資6億元在眉山建設18萬噸液態奶加工基地項目和萬頭奶牛示范牧場項目。
據悉,老牛基金會僅是一個慈善機構,具體負責投資的是旗下“老牛投資”。業內人士透露,牛根生在其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緩解奶源危機
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1-5月份,液體乳及乳制品行業收入同比增速已達到17.7%,但奶源增長卻出現了瓶頸。
據悉,內蒙古的原奶收購價格已從去年的2.8元/公斤左右上漲到3.4-3.5元/公斤,上海的原奶收購基本價格也調整至3.42元/公斤。甚至有地方政府都卷入企業收奶的爭奪中。
《奶業整頓與振興規劃綱要》要求,到2011年10月底前,1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場奶牛比重提高到30%左右;基地自產生鮮乳與加工能力的比例達到70%以上。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乳制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國內現有奶源結構中,自建規模奶牛場比例僅為10%-15%,奶牛養殖小區和奶站約為25%,散戶養殖仍高達60%以上。
在這一背景下,各大企業也加緊布局自建奶源基地。現代牧業的上市,顯然也是緩解業界奶源危機,搶占市場空間之舉。
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很贊同乳業公司自建奶源,以及公司上市運作,但未必需要達到萬頭牧場的規模,“據我了解,很多大牧場在盈利上都不怎么可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