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昨晚,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下稱“蒙牛”)董事會發布澄清公告,稱“本集團從未策劃、組織、實施任何與指控競爭企業的產品引致兒童性早熟有關的活動”,“本集團沒有任何董事或高管人員被拘捕,均在正常工作”;同時稱“盡本公司所知,本集團一名業務經理(并非高管人員)正在配合中國有關當局調查”。
在董事會名單上,牛根生、寧高寧、焦樹閣(又名焦震)、方風雷等商界達人都赫然在列。
“我不知道董事會除了考核業績,對于公司的價值觀和文化有沒有要求?寧高寧先生在中糧集團建了‘忠良學院’培訓干部,現在,他該對蒙牛的干部們講講‘忠良’二字了。我也不相信,這樣的一場對對手的蓄謀和攻擊,只是一個業務經理的個人行為,一個業務經理如果沒有公司層面的許可,至少是默許,能夠支出20多萬元嗎?要真是這樣,在香港上市的蒙牛的財務管理就太松懈了吧。”一位曾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攻讀過營銷博士學位的資深媒體人在電話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案中又有案
沿街比比皆是的奶食品店,巨幅的乳企戶外廣告和“中國乳都”標志性雕塑……呼和浩特市(下稱“呼市”),儼然是一座被牛奶改變的城市。
10月21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抵達呼市。總部坐落于此的蒙牛、伊利兩大乳業巨頭品牌之間的恩恩怨怨,呼市人早已司空見慣,從牛根生出走自立門戶,再到伊利事發鄭俊懷入獄,直至“惡性網絡營銷”風波。
繼伊利集團報案之后,本報記者昨日下午從該市和林格爾縣公安局了解到,已經對轄區內的“蒙牛公司被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一案立案偵查。
記者留意到,這份立案決定書的落款日期是10月17日。
蒙牛公司向和林格爾縣公安局提供的報案材料顯示,本月15日,百度搜索頁面及百度貼吧(呼和浩特吧、伊利吧、蒙牛吧)、貓撲網、鳳凰網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題為《蒙牛集團蓄意破壞伊利公司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案件偵破進展》的網帖,污蔑蒙牛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有步驟周密策劃了“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并宣稱蒙牛針對伊利QQ星兒童奶、嬰兒奶粉策劃了一起蓄意破壞活動,并將一些未經公安司法部門確認的所謂“細節”進行宣揚,意圖使廣大閱讀者相信其所述為實。
材料稱,此帖經過網絡轉載,網頁點擊率高達數萬,并懷疑發帖者與國外同行黑惡勢力有關,企圖坐收中國乳企內訌漁翁之利,懇請警方對不法行為進行立案偵查并嚴懲犯罪分子。
對此,伊利昨晚回復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尚無辦案人員就“案中案”一事要求公司協助調查。而對發帖人身份也不愿多加評論和猜測。
蒙牛披露舊事“反攻”
昨晚21時許,本報記者收到一封來自蒙牛集團公共事務中心人士群發電子郵件,郵件滿篇講述的是蒙牛、伊利這對乳業冤家多年來的“恩怨情仇”。
首當其沖的便是破案7年仍未結案的“未晚事件案”。大意內容為:2003年至2004年發生的針對蒙牛的惡性不正當競爭案“未晚事件”,其制造者“北京未晚品牌(國際)傳播機構”是伊利集團的合作公司。該公司試圖“擒牛”、“斗牛”、“打牛”,最后把“猛牛”變成“病牛”直至“死牛”。在該事件中,“未晚”總經理等3人被刑事拘留。
不過,上述材料未獲得伊利方面證實。
記者查閱了牛根生過去的多篇講話,2004年初,他說過,“2004年1月,歷時5個月的針對蒙牛的惡意新聞炒作達到高潮。蒙牛頑強抗爭,于2月份將一個由競爭對手出資600萬元的新聞誹謗團伙一舉擊破。但證據在握的蒙牛卻從保護中國乳業大產業、保護西部奶農大安全的全局出發,以德報怨,放棄了對涉案企業訴訟權。”幾年后,他在哈佛的演講中說,“不管是被迫,還是主動,當我們‘與別人較勁’的時候;收獲的是‘零和游戲’,當我們‘與自己較勁’的時候,你贏我贏,沒有輸家。”
“歷史總是充滿了反諷。難道今天的蒙牛,要走向其過去一直信誓旦旦宣揚的價值觀的反面嗎?”前述資深媒體人評論道。
另訊,今日零點20分,蒙牛發出最新的聲明稱,已將涉案的蒙牛液態奶事業部產品經理安勇除名。蒙牛亦稱,安勇原是伊利集團的員工,2005年才來到蒙牛,這次的行動是他擅自而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