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季度指數定價的辦法,本身缺乏代表性。只有科學性、代表性、公開性,全面性兼具的定價方式,才能真正實現雙贏!敝袖搮f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有些激動。
10月21日,一場“保守派”與“自由派”之間、關于未來鐵礦石定價新模式何去何從的爭論,在第四屆中國鋼鐵原燃料市場高峰論壇上演。
贊同者有鋼廠經營者,如南鋼聯董事長兼CEO楊思明!霸谀壳暗亩▋r模式下,鋼廠苦不堪言。一個產業鏈上的利益分配,嚴重失衡!
反對者如金融界人士,中國民生銀行冶金金融事業部總裁余華彬就直言:“對于未來機制的變化并不太樂觀,談判對手乃是壟斷公司,長期以來中方都被動接受”。
原寶鋼集團鐵礦石基準價中國談判團首席代表劉永順,能理解兩者的對立,認為當“順勢而為”——鐵礦石價格的指數化、被金融化,但關于具體定價模式的問題,有待深入探討。
中國2010年的鐵礦石進口量將低于去年,目前已成定局。這似乎成為中方重新謀求話語權的契機。
21日當天,羅冰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方和外方關于定價新模式的討論已經保持了一定之間的交流,但是最終采用什么方式,還在爭論當中。
新模式“時機”
在羅冰生看來,季度定價之所以能夠實行一年,有著特殊的不可抗的前提。
“光講2009年進口6.28億噸這個數字不行。這背后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比2008全年進口增加1.84億噸,增幅高達41.5%;就在當時進行價格談判的過程中,10月中國環比進口鐵礦石增幅48.52%、11月環比增幅57.03%、12月環比增幅80.05%!”
他列舉了一組數據!霸谶@種高需求、高增長的情況下,在出現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進行鐵礦石談判,導致不得不接受指數定價!
不僅中方鋼企不服,國際鋼廠也意見多多。
在不久前于東京召開的世界鋼協年會上,所有的鋼鐵企業幾乎同一個感受:目前實行的指數按季定價模式,帶來最大的影響乃是造成全球鋼材價格的波動,且周期越來越大。
“可知現在的定價模式下指數如何采集?”羅冰生說,“主要是把中國到岸的鐵礦石的價格,作為指數的基數。但據我們了解,所涉及采集的數據,只約占我們實際進口量的20%左右,且是通過電話的辦法來采集的!
這是中方認為當前模式沒有代表性的證據。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進口情況已不同。21日當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月鐵礦石進口量為4795萬噸,同比下降5.9%。
打造中方“體系”
關于新定價模式的具體條件,羅冰生表示尚未確定,還有待觀察。
“其中有一個供大家參考的意見,就是鐵礦石的價格應與鋼材一次材(熱軋、板卷、建材等)的價格掛鉤”,也在“討論爭議要不要推出自己的定價指數”。
從一個細節不難發現,這一次不是空談理想,鋼協已經著手開始工作。
據羅冰生透露,從今年9月開始,為提高對全行業的代表性,全面調整中鋼協公布的價格指數。已把國內市場鋼材品種的取樣從8個增加到13個;原來采用算術平均的計算方式,則改為權重平均,以使價格指數更能代表變動的情況。鋼協公布的價格指數,全面做了調整。
而打造屬于“自己的”礦石體系,則是不久前鋼協提出的新目標。
這些目標包括國產礦產量占國內總需求的40%;從現在的對外依存度60%,實現未來海外權益礦比例60%;完善健全廢鋼回收體系等。
據羅冰生介紹,目前我國鋼企包括非鋼企業在海外投資辦礦,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施工的項目中,權益礦有1.9億噸左右,大抵是目前進口礦的30%,這個比例日后需要提高到60%;而我國的廢鋼使用進展并不佳,電爐鋼只占全部的9.66%,低于全球30%以上的平均水平太多。
“非鋼”新選擇
對于微利時代的鋼企來說,等待新模式的姍姍來遲固然重要,但“自救”更加急迫。
“我們一定會堅定不移搞好主業,但是也會重視非鋼領域的開拓。1萬多人干一年,結果算算效益是負的,而派兩個人倒倒期貨就能賺個幾千萬,我們接下來會把原來計劃投資鋼鐵的30億-50億資金投入到廢鋼產業,國內國外雙雙加大力度,把資源控制在自己手中!
南鋼董事長楊思明對非主業的興趣和直率,引來鋼廠人士的一陣感同身受。
據中鋼協統計,1—8月77家大中型鋼企的銷售利潤率卻只有2.92%,低于我國工業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全行業仍處于低效益的狀態。
楊思明舉了一個例子。10月份,原燃料最后上漲了3000萬,但鋼材連出票還沒做,就降了1800萬,此長彼消,變成虧4800萬。
在現階段高成本低價的情況下,鋼企除千方百計降低原料成本、體制上提高效益、提高附加值品種外,轉投非鋼產業已經變得無比誘惑。
“南鋼總資產達幾百億,但前幾年拿出1.6億在安徽入股小礦山后,現在一年的盈利竟占到南鋼一半以上。95萬噸鐵精粉,效益竟超過幾百萬噸包括高附加值在內的鋼材,簡直就是怪事。”
楊思明表示,在上游礦石、下游倉儲、物流、貿易環節,南鋼都將圍繞鋼鐵生產主業擇機進行拓展,力求“組織保證、人才保證、機制保證、資金保證”。
|
|
|